。
王平:丞相派将,从未有如此再三叮嘱者。
街亭干系重大,事关全局,将军休作儿戏。
马谡因见话不投机,心遂不喜。
马、王二将去后,孔明犹恐有失,又唤高翔近前:街亭东北有列柳城,人多不知。
与你一万兵,到此处屯紥,以为声援。
要使探马不绝,但闻街亭危殆,即可引兵救之。
高翔引兵而去,又唤魏延:公可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住,与街亭呼应支援。
魏延:某为前部,理应当先破敌,何故置于安闲之地?
孔明: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
今请公当住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何为安闲乎?切宜心在意!
魏延闻是独担重任,这才欢喜,引兵而去。
孔明恰才心安,乃令姜维作先锋,由斜谷径取郿城。
姜维见自己初降,丞相便付予重任,欢喜异常,领兵去了。
派将已毕,孔明即率关兴、张苞及各参军文臣屯驻西城,总调诸路兵马。
镜头转换,街亭道口。
马谡、王平兵到街亭,纵马上坡,相看地势。
马谡: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王平:正因此处极险,易守难攻,丞相方将此大功送我二人。
可依丞相吩咐,就此路口下寨,令军士伐木为栅,扼险而守,以图久计。
马谡:丞相未曾亲来,不知此处地势。
当道岂是下寨之地?左侧之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赐之险,极佳隐蔽之所,正好屯兵。
王平:参军差矣。
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插翅难渡。
若屯兵于山上,倘魏兵四面围定,断了水源,又别遣部将引兵前进,我将以何策阻之?
马谡: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又道置之死地而后生。
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某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你奈何相阻!
王平: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于此山西侧下寨,互为掎角之势。
马谡:公既不听我令,与你五千兵自去下寨。
待破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
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丞相,具马谡自于山上下寨,劝之不听。
马谡在山上刚下完寨,探马报张合率两万大军,已至道口。
马谡大笑: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传令诸将,倘张合兵来,只见山顶红旗招动,即可居高冲下,击破敌军。
若有擒获或杀死张合者,某必表于子,封其万户侯。
众将闻群情振奋,哄然领命,各归各营,前去准备。
瞬时之间,张合兵到,看过蜀军营寨,问道:是何蜀将引兵把守街亭?
探马回道:乃马良之弟马谡。
张合笑道:不据险以守,反屯于孤山,真庸才耳!
孔明用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探马又道:离此山西侧十里,有大将王平安营。
张合点头:可惜我魏国良将,反被蜀国所用。
副将李先,本督命你引五千人前往道口,当住王平来路。
其余诸将四面围山,切断山上汲水道,张弓以待!
众将听命,依令而校
蜀兵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魏兵漫山遍野,各将箭矢长矛尖头朝上,对准下山之路,密不透风。
马谡见此,便令摇动红旗,催军下山,攻击魏兵。
蜀兵尽皆丧胆,怎敢下山?任马谡将红旗摇断了五杆,并无一人敢动。
马谡见事不谐,只得教众军紧守寨门,只等王平来救。
王平早知魏兵已到,引军杀来,只一枪将李先挑于马下。
魏兵骚动,急报主将。
张合亲自来拒王平,战有数十余合;王平力穷势孤,只得退去。
山上断水一日夜,蜀军饥渴难耐,南侧分寨大开寨门,下山降魏。
张合见时机已到,便令人沿山放火,山上蜀兵愈乱。
马谡料守不住,引残兵杀下山来,向西逃奔三十余里,王平接住,这才止住惊慌。
马谡泣谓王平:不听公言,果遭此败!
某便自杀,你将我头颅捎与丞相去罢。
王平冷笑:丞相如此器重将军,又怎舍得杀你?
马谡以为好话,便与王平合兵,当道列阵以待,尚望复夺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