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三集 木门冤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答:现在帐外等候回复。

司马懿道:此信未知的确与否,待某亲自出去,详细问他。

乃引司马昭急急出帐。

张合将案上书信拿起,见其书略云:陆逊惧蜀胜魏,报昔日侵夺荆州之仇,调集荆州兵以袭巴郡。

蜀江州太守李严上书告急,被某得知,故报都督。

孔明兵败,必不退兵;若大胜之余忽退,必因陆逊兵。

都督追之必获大胜,良机莫失!

张合看了,又示与魏平,二将心意已决。

司马懿回帐,见密信挪了位置,不动声色,拢入袖中,便令散帐。

张合止道:大将军慢来!

蜀兵都退尽了,都督不追击与否,怎生就要散帐?

司马懿道:某细想将军所言,极为有理。

蜀兵毫无缘由退兵,必是孔明以退为进,欲施埋伏之计耳。

不要追他,令其计划自然落空,岂不是好?即是无计,得他退兵,我等不战而胜,回去报与子,一样赏赐,岂不是妙?将军回帐休息去罢,休要多事。

着,便要回归自己寝帐。

张合大恼,叫道:都督转来!

既满伯宁吴袭蜀,孔明故此回军;大将军不令某等追击,却是何意?莫非与孔明通谋,要纵虎归山不成?

司马懿故作大惊,急回身道:将军怎可偷看某之机密信件?

张合冷笑:子虽命公为征西大都督,但亦有圣旨,令某统管河西兵马,提调关中诸将。

军中机密,某有权与闻其要,不谓越制。

密信俺便看了,只问都督,纵敌为何!

司马懿听他再无恭敬之意,只得软了语气:非某欲纵敌,实是那孔明诡计多端,防不胜防。

此信焉知是否的确?若是陆逊与孔明合谋诱敌,你我岂非又上其当?俗语云“心千里去得,大意寸步难斜,还是不追也罢。

张合见他推三阻四,愈加心疑,道:公若不追,某愿自往。

司马懿阻道:公性急躁,绝不可去。

张合怒道:都督出关之时,命我为先锋;今日正是立功之际,却不用我,何也?

司马懿无奈,只好允可,叮嘱再三:蜀兵即果真退去,于险阻处也必有埋伏。

将军虽是无敌上将,亦须十分仔细,探明敌情,方可追之。

张合:某征战半生,甚么不晓得?都督不必挂虑。

大丈夫舍身报国,虽万死无恨!

司马懿:公即坚执要去,可引五千兵先行;某教魏平引二万马步兵后行,以防埋伏。

本督也引三千兵随后,以策应将军万全。

张合不再听他啰嗦,转身出帐,引兵火望前追赶,魏平随后而进。

追出六十余里,休伏兵,便是掉队蜀军伤兵,也见不到半个。

转过山坡,喊声大起,关兴引军闪出,与张合交锋。

不上十合,关兴拨马便走。

张合暗道:关兴乃蜀之大将,想来便是伏兵;因归途紧急,故无心恋战。

蜀兵尽弃衣甲什物,塞满道路,魏军皆下马争取。

张合喝止不住,只了撇了众兵,独率数十骑部将,奋勇追赶。

看看晚,赶到木门道口。

关兴渐渐跑之不动,拨回马来骂道:张合逆贼,何必赶尽杀绝!

你放某回去,以后还可相见。

要只顾赶来,今与你决一死战,再无相见之日!

张合坚信蜀兵已至穷途末路,哪里理他三道四?挺枪骤马上前。

关兴挥刀来迎,战不十合大败,尽弃衣甲、头盔,引败兵望木门道中而走。

张合杀得性起,乃骤马赶来,不知好歹,一头扎进山谷狭道之郑

此时色昏黑,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冲,大石乱柴滚将下来,阻截两头去路。

张合猛醒,大叫一声:我中司马懿与诸葛亮合谋矣!

忽听一声梆子响,两侧山上万弩齐,将张合并部将皆射死于木门道郑可叹一员无敌大将,竟死于敌我合谋诡计之下。

随后魏兵追到,见塞晾路,已知张合中计。

忽听山头上大叫:诸葛丞相在此!

众军仰视,只见孔明立于火光之中,以扇指道:我今本欲射马,误中一獐。

我敬张合乃是英雄,令你众人将其尸运回,报于魏主厚葬罢。

上覆司马仲达:某还要再出祁山,让他好生等着,早晚必为我所擒。

魏兵获赦,扛了张合及遇难诸将尸,回见司马懿细告前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