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
忍一时之愤,得百年和平,我主不亦识时务之英杰哉!
秦王叹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名士。
如燕凤者,可谓不辱使命,诸公当效之。
由是准其称藩于秦,命其还国。
复遣使持节赴北,调回诸路兵马。
苻洛便命诸将振旅还京,自率本部兵驻守平城。
代王什翼犍大喜,回至云中,重赏燕凤。
只因一路漂泊辛苦,随即卧病,堪堪难起。
当时代国虽已降秦,但因秦将苻洛刚刚接到秦王罢战诏旨,军队尚未及撤还,尚驻扎于君子津。
故此代王命诸子夜间警惕戒备,挟带兵器来往于房舍之间巡哨。
便在此时,国中又有人欲趁代王病重之机作乱,宫变夺位。
当初拓跋孤推让君位于兄什翼犍,代王即位后故将一半国土授予拓跋孤。
拓跋孤死后,其子拓跋斤未能继承父职,因而心怀不满,常思伺机作乱。
此时代王嗣子拓跋寔已为长孙斤所杀,三子拓跋翰亦于早年去世,拓跋寔之子拓跋珪年幼;皇后慕容氏所生之子阏婆、寿鸠、纥根、地干、力真、跋窟咄等人,嗣君之位未定。
拓跋斤见伯父什翼犍病危,欲挑拨内乱以便就中取事。
于是选中代王之子拓跋寔君,施以离间之辞道:大王今欲立慕容氏子为嗣,必先杀你。
我观近来慕容氏诸子每到夜晚便全副武装,领兵环绕庐帐,是欲窥伺时机便欲动手。
故此相告,莫谓言之不预。
拓跋寔君信以为真,便率部反叛,趁夜袭杀父亲拓跋什翼犍,并尽诛诸弟。
慕容氏诸子既死,妻子部属皆奔至秦营,跑去向苻洛告变求救。
苻洛即命李柔、张蚝率兵开赴云中平叛,将拓跋寔君及拓跋斤擒获,押解到长安,代国部属兵众四散溃逃。
苻坚便召燕凤,问其变乱缘故,燕凤如实回奏。
苻坚道:天下之恶,皆是一般。
命将寔君及拓跋斤车裂,乘机灭代。
自晋建兴三年拓跋猗卢被封为代王,始建代国,至此为前秦所灭,凡历七王,国祚六十二年。
代国既因内乱亡国,苻坚乃召见代国长史燕凤,询问治理代国之略。
燕凤奏道:代王刚死,部落叛散,不相统一。
别部大人刘库仁勇而有智,与铁弗部刘卫辰一向有仇,因此内讧,致令国事不堪,方为陛下并之。
若依臣下之谏,陛下可使其二人分统代国旧部,划其地而使分居之,则代国之民,无不感陛下再生之恩。
苻坚:信开斯言,卿论甚是。
于是令以黄河为界,将代地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属刘库仁,西部归刘卫辰,各许以官爵,使其统领代民。
刘库仁招抚离散部落,使东部代民安定。
为奖其功劳,秦王又拜为广武将军。
刘卫辰不服,复举兵叛秦。
秦王苻坚使刘库仁率兵讨伐,大败刘卫辰,一直追击到阴山西北千里,并虏获刘卫辰妻儿。
为平衡两部势力,苻坚复赦刘卫辰反叛之罪,并仍使其为西部单于,令其统摄黄河以西各部,居代来城。
字幕:只因秦王不杀叛,自此便为淝水战败后诸侯皆叛张本。
镜头转换,按下代国鲜卑遗民分为东西两部,再说拓跋寔遗腹子拓跋珪之事。
字幕:拓跋珪,字涉珪,母为贺兰氏,代国建国三十四年七月初七,生于参合陂北。
拓跋什翼犍被刺身亡,前秦灭代国,拓跋珪时年六岁,被秦王诏命迁至长安。
代国旧臣燕凤以拓跋珪年幼为由,力劝天王苻坚让拓跋珪留在部中,称待其长大后使为领,必会念及大王复国大恩,世代归附。
苻坚同意,拓跋珪得以留于代北。
当时原代国领地因由刘库仁及刘卫辰分掌,贺兰氏便带拓跋珪、拓跋仪及拓跋觚诸子,从贺兰部迁至娘家独孤部,与南部大人长孙嵩同属刘库仁统领。
刘库仁本为代国南部大人,闻拓跋珪母子兄弟到达独孤部,便仍视为旧时少主,尽忠侍奉,并未因代国灭亡而变故臣之节。
由是拓跋珪身为代王拓跋什翼犍正宗苗裔,在独孤部遂渐长大,学成一身骑射功夫;刘库仁且又为其招抚接纳离散部人,皆给执事加以任用,厚加恩信,使尽心奉侍少主。
刘库仁又恐幼主早晚被秦王左右谗害,遂对拓跋珪母舅贺讷言道:你可领本部人马,同小主人权去牛川屯扎,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