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二集 劳燕纷飞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想越气,于是召来王建大骂,以唾其面,复引军强攻。

五月,拓跋珪营中粮尽,只得撤围,到河间补充军粮。

又遣使诏命东平公拓跋仪领军还屯钜鹿,不可久留邺城之地。

东平公于是奉诏退军,屯于钜鹿。

拓跋珪因出兵日久,以致后院起火。

在围攻中山之时,国内贺兰部、纥邻部及纥奚部起兵叛乱,欲攻陷盛乐。

幸亏左司马许谦率留守之兵多方设计固守,方得不失。

许谦遣使南下告急,拓跋珪闻报大惊,急派庾岳率兵北返讨伐,激战月余,成功平叛,贺兰部、纥邻部远逃阴山。

后燕隆安元年,慕容宝出奔蓟城,慕容详据中山自立为帝。

清河王慕容会率二万大军迎燕帝于蓟城之南,慕容宝怪其不救中山,面有愤恨之色,于是分其兵一半,付于慕容农与慕容隆分别管领。

又命尽徙蓟城府库军资,北赴龙城。

魏将石河头引精骑一万来追,于夏谦泽追及慕容宝。

慕容会整军与魏军大战,数次往来冲突,不分输赢胜败。

正在这时,慕容农及慕容隆各引中山旧部千余骑杀至,冲入魏军阵中,满怀参合陂之仇,奋勇砍杀。

石河头大败,被慕容农追击百余里,几乎全军覆没以归。

燕军大胜,慕容隆遂对部将阳谬说道:我军在中山城时,积众数万,却因赵王慕容麟阻挡,皇帝复屡听其谗言,乃不得展某之志。

今日之捷,却于事无补,能不令人遗恨!

因慷慨流涕,愤恨不已。

慕容会即败魏兵,矜狠滋甚,慕容隆屡番训责之。

慕容会心中不满,于是阴谋作乱,慕容宝召慕容隆、慕容农计议,欲执而杀之,被慕容隆以其反状未显,且伤父子恩情谏阻。

慕容会闻知此事,愈加恐惧,遂夜遣党徒数百人袭杀慕容隆于帐中。

慕容农亦被重创而不能起,因假死方骗过杀手,逃得性命。

慕容宝闻知大惊且痛,于是决心除灭慕容会,不复顾念父子之请。

先以好言抚慰,令其参加庆功之宴,允诺在席间将以太子之位传之。

慕容会大喜,不疑有计,次日果与会就坐,谈笑风声。

酒过三巡,慕容宝以目示意禁军统领慕舆腾,暗下信号。

慕舆腾会意,起身行酒,至慕容会座中之时,趁其端杯,拔肋下佩刀刺之。

不料那慕容会极其油滑,见慕舆腾眼神有异,遂急起身避之,并以酒爵投掷。

慕舆腾躲爵,钢刀砍偏,只削去慕容会一片头皮,鲜血淋漓,却未致命。

慕容会狂叫逃出宴厅,急回本营,匆匆包扎伤口,便勒兵来攻其父。

慕容宝甫见儿子逃走,便知不妙,急率数百骑逃出蓟城,直奔龙城而去。

慕容会紧追不舍,直至龙城,顿兵城外,欲待攻打。

龙城中将士见慕容会如此忤逆,不由纷纷大怒,均请令出战,慕容宝许之。

众将倾城而出,大破慕容会之兵,慕容会败逃。

侍御郎高云复引兵夜袭,慕容会复又大败,死里逃生,余部皆溃,被高云所收。

慕容会无处可去,只得奔回中山,来见慕容详,诉说经过。

慕容详闻听大怒,二话不说,直命人从座中执下,将慕容会一刀斩讫。

虽道鲜卑不讲儒家忠义伦理,但似此忤逆犯上、弑父叛君之徒,亦为世人不耻,由此而可知也。

高云获胜,归见燕主。

慕容宝便封高云为将军,且收其为义子。

高云乃高句丽王族支属,从此尽心事奉慕容宝,按下不提。

范阳王慕容德镇守邺城,大败魏兵。

适逢使节刘藻从秦王姚兴处归来,回报主公:秦王姚兴不念兄弟之情,不肯兵。

但秦国太史令高鲁派其外甥王景晖随臣以归,送来玉玺一纽,附图谶秘文在此,面呈殿下。

慕容德令唤进殿,王景晖大礼参拜奏道:家父在长安偶获玉玺,匣中且有谶文,因正应着殿下,故使下臣前来奉献。

慕容德大奇:你父怎知是应在某的身上?

王景晖献其玺文:殿下请看谶文,上写“德者昌,无德者亡。

德受天命,因柔而刚”

,处处说着殿下名讳。

长安近日又有歌谣,道是“大风蓬勃起尘埃,八井三刀突然来。

四海鼎沸中山崩,惟有德人占三台”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