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一集 东晋灭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璧悬玺,舆梓反背自缚,率群臣至王镇恶军营投降。

王镇恶乃受其降,焚梓受璧,将秦王等委于属吏拘管。

乃以晋国天子为名,抚慰城内百姓,号令严肃,军民安堵。

但王镇恶性贪,自盗秦国府库,得钱财珠宝不计其数;然后使人还至中军大营,迎接刘裕进入长安。

刘裕遂引军入城,已知王镇恶盗库贪墨之事,因其功大,置之不问。

于是令收秦国彝器、浑仪、土圭、记里鼓、指南车等器物,与姚泓一并押送建康,余下金帛、珠宝皆分散随征有功将士。

关中即定,刘裕议欲迁都洛阳以守。

部将王仲德谏道:自北伐以来暴师已久,江南士卒思归,此事未可议也。

刘裕闻而不乐,遂寝其事。

押解使臣还至建康,献秦王姚泓及玉玺法器于朝。

晋安帝受了玉玺宝物,命将姚泓斩于建康。

姚泓被斩之后,史说京师百里之内草木尽皆焦枯而死。

至此后秦宣告灭亡。

自姚苌、姚兴至姚泓,共历三世,凡国祚三十二年。

画外音:刘裕既灭后秦,司马休之、司马文思、司马国璠、司马道赐、鲁轨、韩延之、刁雍、王慧龙,及桓温之孙桓道度、桓道子、族人桓谧、桓璲、陈郡人袁式等一班东晋叛臣,皆向北魏司徒长孙嵩请降。

司马休之在长孙嵩回军途中去世,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追赠其为征西大将军、右光禄大夫,谥始平声公。

晋国宗室,反受魏国谥封。

北凉王沮渠蒙逊闻刘裕平灭姚秦,顿起兔死狐悲之感,连日大怒欲狂,左右皆懔然自危,不敢稍犯其缨。

门下校尉刘祥欲入见言事,蒙逊暴怒道:汝闻刘裕入关,复敢来研研不休耶!

遂拔剑斩之,部下无不惊骇。

与此同时,夏主赫连勃勃令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夷夏十万人筑都城于朔方黑水之南,借“统一天下,君临万邦”

之意,名为统万城。

叱干阿利性巧残忍,令蒸土筑城,若锥入一寸,即杀匠人,筑于城中。

夏主以为刘裕不能久留关中,于是厉兵秣马进据安定,虎视长安。

刘裕闻知,恐其后为乱,乃遣使寄书通好,约为兄弟。

赫连勃勃回书许之,但欲取关中之意未尝更改。

刘裕驻兵长安,聚集将佐,遍观秦汉以来宫室故址;又到渭水之滨,望河长叹:此地宁复有吕望之才耶!

孤欲意息驾长安,经略赵魏之地,公等以为如何?

诸将久役征伐,各起思归之心,于是皆答:赵魏之国兵精粮足,难以拔之。

不如令桂阳公镇守长安,明公自班师还京,养士聚粮,然后可议征西北之地可也。

刘裕闻之,知军心厌战,心下不悦,颇为犹豫不决。

正在这时,忽京城有使者至,报说前将军刘穆之病故,天子诏命大军还师。

刘裕听罢,啊呀一声,昏倒于地,未见气息如何,先见四肢不举。

众将大惊,七手八脚,急救醒来。

刘裕望天大哭,叫道:此乃天丧我右臂也!

号呼半日方止,升堂高坐,对诸将说道:孤欲趁此千载良机,平复西北,一统华夷。

奈朝廷诏命还师,前将军不幸亡故。

君命可违,天丧我穆之,却不能复生。

今我引兵在外攻伐,京中再无心腹重臣托以根本,则为桓玄第二矣。

孤势必还京,留次子桂阳公刘义真为都督雍、梁、秦三州军事,留镇长安,尔诸公当善为辅之。

待孤回去建康,将朝中之事妥加安顿,再复北上,与诸公建立不世奇功,平复天下。

刘义真年方十一岁,令其掌此重权,属下皆虎狼悍将,早伏悲剧结局于此。

刘裕深知东晋朝廷最忌功臣,担心生变,于是留王镇恶为司马,命沈田子等心腹十余人共相辅佐,同掌军权,并无主次辖属。

当夜大宴群僚,谋求一醉,次日将引大军东归。

沈田子与王镇恶争功不平,当夜酒后与傅玄之来见刘裕,献谮道:王镇恶屡有2心,且其乃关中人氏,与我江南人并非一意,今留其于故乡,若一旦有变,当如之何?

刘裕酒醉,顺口答道:孤今留卿等文武将士精兵万人,彼若为不善,正足以自取灭亡。

昔日钟会不得遂其乱者,因有卫公之故也。

卿等有十余人留此,何惧王镇恶一人耶!

言罢卧倒,鼻息如雷。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