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六集 王服加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卓身死,西凉部将李、郭等欲各自奔溃之际,贾文和先生所言耶!

尔朱世隆此时心神不属,一心只欲逃回晋阳,顺口问道:贾文和是谁?董卓已死二百余年矣,又与我何干!

司马子如哭笑不得,答道:董卓即是当今将军之父,将军即是当初李傕、郭汜也。

依向日贾文和所言,将军今若舍大军而逃,只需一河间匹夫,便可执送朝廷,受千刀万剐之刑。

诸将一旦逃散,天下离心,你尔朱家族难以东山再起矣。

尔朱世隆:若依卿计,便当如何?

司马子如:若依我计,将军应趁京城慌乱,元子攸立足未稳之时,回兵洛阳,杀其措手不及。

则近为主公报仇,远建千年大业,当在此时耳。

即便不胜,彼时再逃何妨?

尔朱世隆见司马子如所说头头是道,便依其计,重新回军,杀向洛阳。

契胡战士此时虽群龙无,但个个身经百战,骁勇非凡。

在其铁蹄进攻之下,奚毅所守北中城如同纸糊一般,稍攻即破,奚毅也被乱军擒杀。

元子攸无计可奈,派人赍持牛酒,前往尔朱世隆军营慰问,许以重爵,请其退兵。

尔朱世隆一贯鼠胆,只因此战告捷,忽变龙威。

加上报仇心切,命将来使斩示众,然后升帐聚将,派尔朱度律率一千精骑前往洛阳城,讨要尔朱荣尸。

尔朱度律领命,率千骑白衣素缟,浩浩荡荡杀向洛阳,兵临城下。

孝庄帝见契胡兵士集于城下,只得亲登洛阳城楼,向城下劝谕道:太原王立功不终,阴谋篡位,已被正刑。

诸位只要投降,为国效力,官爵依然如故,朕绝不食言。

契胡兵士报仇心切,义愤填膺,哪里肯听,纷纷叫嚷攻城。

尔朱度律慷慨陈词:臣等从太原王入朝,忽致冤酷,今不忍空归。

愿得太原王尸,生死无恨。

言罢,与契胡众兵齐都号啕大哭。

孝庄帝在城上见此场景,亦回想起尔朱荣此前对己之种种好处,不禁为之怆然泪下。

乃使人出城,赐给尔朱世隆免死铁券,以示讲和诚意。

尔朱世隆此时赶至,因见城中无胆决战,当即拒绝免死铁券,遣回来使,复命尔朱度律向城上叫道:我等誓为太原王报仇,终无降理。

一千契胡精骑亦高声呼喝,其声震天。

孝庄帝见此,决意死战,乃尽出国库财物,放置宫外,以此招募城中敢死之士。

洛阳城中之人本对契胡人皆咬牙切齿,又惧城破之后遭受血洗之灾,于是一日之中,竟有万余人踊跃入伍参战。

孝庄帝大喜,遂大开武库,给兵器,令募兵出城迎敌。

但洛阳承平日久,城中之人早不习武,虽人数十倍于契胡战士,却屡屡战败,不能退敌。

于是北魏朝廷上下整日忧惧,一众文武计无所出,只得城门昼夜紧闭,戒严以对。

值此危难时刻,通直散骑常侍李苗挺身而出:朝廷有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节之日也。

臣虽不武,请以一旅之众,为陛下出战,径断河桥,以擒契胡之寇。

孝庄帝闻言惊喜不置,连忙应承准奏。

李苗乃选死士三千,趁夜绕道黄河,备船百艘,内装干草及引火之物,从马渚顺流而下。

见离河桥还有数里之时,一声令下,将草船点燃,冲向河桥。

当时火势弥漫河面,将河桥刹时烧着,火光冲天。

契胡士兵在南岸,见河桥突然冒起大火,怕后路被断,皆惶恐不安,连忙回撤,众人争抢上桥。

此时河桥已遭受火焚多时,数百人踏上桥面,只听轰隆巨响,瞬时河桥断裂数段,契胡士兵连人带马落入河中,溺死一半。

李苗见大功告成,便停于黄河中小洲之上,等待城中援军出来接应。

但城中之人根本不信李苗能够得胜,以为其只不过效其愚忠,必已死于契胡马刀之下,故未出援军。

尔朱世隆折兵大半,早已恼羞成怒,于是率兵抢船,急攻小洲。

李苗率卫士奋力抵抗,直至手下全部壮烈牺牲,见城中竟然不出一兵一卒来救,知道必然无幸,于是长叹一声,纵身掠起,自投黄河而亡。

洛阳城头孝庄帝及百官袖手而观,见其场面如此悲壮,不由皆现愧色。

尔朱世隆经此突袭,实力大损,再次复为鼠胆,忙率军北撤。

洛阳得保,孝庄帝暂时躲过一劫。

但北魏朝廷此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