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八十二集 高手皇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能。

侯景大为得意,命令吹动号角,北岸林中忽有一队骑军飞出,直冲魏军之阵,箭如飞蟥。

原来侯景渡河之时,竟于北岸伏有一支精骑,专为袭截追军而设。

二将回身便逃,张恃显马慢,终为侯军所擒。

侯景隔岸下令释之,张恃显与斛律光逃回谯城,满面羞惭。

慕容绍宗问道:今日如何?而责我不善战也!

诸将面面相觑,再复无言。

慕容绍宗这才向诸将主动承揽战败之过,就此改变策略,深沟固垒,采用持久战术,与侯景对峙。

侯景军中粮草耗尽,部将司马世云出降。

来年正月,侯景见大势已去,便欲率部突围南渡,往投建康。

慕容绍宗早已料着此招,先派五千铁骑暗渡涡水,绕至南面伏于向南去路,自率大军渡河正面追袭。

侯景叛军走之不成,只好复又就地扎营,只待决战。

侯景手下众军皆乃北人,本来不欲南渡,此时见陷于绝境,更无战心。

当夜侯景提槊巡营,但闻各营诸将纷纷商议,欲弃械投降官军。

侯景大急,回至中军大帐召集将领,对众说道:朝中暗探报来,说我等皆为高澄所弃,各位家属也已被高澄杀光,坑之于野。

诸公若此时再回邺都,尚有何赖?战犹可活,降则必死!

诸将闻知,大为惊怒,号哭不止,复起拼死之心。

当夜亦有将信将疑者,偷偷越营投降官军,向慕容绍宗说知此事。

次日侵晨,犹未破晓,两军列阵于旷野,各自射住阵角。

官军诸将便欲请战,慕容绍宗止住,自引十名亲军纵马至于阵前,当众摘去金盔,披仗剑。

两军不知其意,皆呆着脸观看。

只见慕容绍宗仗剑上指,剑尖指向天空北斗七星,向对阵官兵高呼:对面诸军听者!

尔等皆乃北人,亦我魏国功臣,多负辛劳,各有战功。

今受侯景蒙蔽造反,皆为其一人之利,对诸公将有何惠?今败局已定,尚欲拼死战者,必是侯景扬言家眷已为朝廷屠戮。

我慕容绍宗身为燕郡公,东南道行台,征南大将军,特此指天誓,保证诸公亲属尚在!

我今三通鼓罢,诸公再有负隅抵抗者,则老小尽不可保矣!

高声说罢,束戴盔归阵,传令击鼓。

一通鼓未了,侯景部将暴显哄叫一声,引本部军弃兵,向官兵阵中跑来。

慕容绍宗命令好生接纳,不许虐待。

其余诸将见状,亦皆带领部下纷纷投降,如大海退潮,遏止不住。

侯景见状,仰天长叹道:慕容绍宗,好毒辣手段!

我不如也。

乃率八百残兵,南渡淮河。

慕容绍宗率部急追,忽见侯景阵中突出一骑,迎面驰来,引弓射来一箭:河南王书呈慕容将军,请将军再休追赶!

言罢转身驰回。

慕容绍宗拆视其书道:我若被俘,公对高氏来说还有何用?

慕容绍宗大悟,遂令停止追击,对诸将道:前面五十里有萧梁大军列阵,约我决战。

我等既获全胜,且回去预备水战之具,再来伐之可也。

诸将皆信,于是下令回军,放任侯景逃入江南。

涡阳战后,高澄论功行赏,封慕容绍宗为永乐县子爵,南道行台,命其与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生等,一同围攻颍川。

西魏儒将王思政多方守御,东军不能破城,遂在洧水修筑堰坝,准备以水灌城。

武定七年四月,慕容绍宗乘船巡视堰坝,窥探城中动静。

忽然东北风大作,吹断缆绳,将座船吹到颖川城下。

城上守军忙用长钩钩住座船,同时乱箭齐。

慕容绍宗情急之下跳水逃生,结果溺水而死,时年四十九岁。

三军将士无不悲惋,高澄闻报嗟伤不已,追赠为尚书令、太尉、青州刺史。

太清二年正月,侯景败退江南,不知所往。

时有寿县西北马头戍主刘神茂,素为监州事韦黯所不容,闻侯景来至,故往迎之。

侯景感动万分,问道:某与先生素不相识,何蒙青睐如此?

刘神茂进言道:韦黯虽据寿阳,只是监州,并非刺史。

将军若至近郊,彼必出迎,乘机执之,可以成事。

得城之后再上表启闻,朝廷因喜大王南归,必不加责。

侯景握其手道:是天赐公,以来教我。

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