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三集 计废太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言必欲诛杀仆射以下一二人,使知慢待太子之祸。

又尝令师姥卜其吉凶,以咒陛下早崩。

隋文帝闻此,泫然欲泣,对群臣道:谁非父母所生,乃至于此!

杨素见此,便冲谏官有司示意。

谏官秉承杨素之意,出班奏道:五原公元旻身为国之重臣,常曲意迎逢太子勇,并通过太子亲信裴弘,屡有阿谀结交之事,密谋不法。

文帝怒道:难怪你与杨勇求赦,原来如此!

来人,将元旻及裴弘投监,听候落。

由是文武百官皆知圣意已决,欲废太子。

更知有独孤皇后支持,越国公杨素领头与太子作对,又有刘居士、元旻及裴弘前车之鉴,便有谓太子冤枉者,谁还敢出头冒死进谏?

杨素深知所列太子诸般恶行,不足据以废立,于是复又搜集太子各项谋反证据。

因太子卫士皆佩火燧,以备燃火时急需,杨素便说太子欲火烧禁宫,命令收缴入库。

又于药藏局中收缴贮艾数斛,便问姬威:此物何用?

姬威胡乱答道:太子以此饲马千匹,欲围攻仁寿宫也。

杨素便以此为证词,审问太子。

杨勇不服,反驳道:公家之马,有数万匹之众;我忝备太子,饲马千匹,便谓是用以造反乎!

杨素不理,又命禁军侍卫搜出东宫服玩,凡有稍加修饰者,悉命陈列于庭,以示文武群臣,作为太子奢侈僭越罪状。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皆怒,屡次派人去责问杨勇是否知罪,太子皆都不服。

冬十月,乙丑,文帝派人前往东宫,召太子杨勇上殿陛见。

杨勇这几日正如热锅蚂蚁,突然见到天子使至,吃惊非小,问道:上欲杀我耶?

天使不答,催促即行。

来至武德殿外,只见天子身着戎装,陈军以待,如临大敌。

乃命百官立东,皇室宗亲列西,引太子杨勇及其诸子,列立于庭院之中;继而责令内史侍郎薛道衡,宣读诏书,将杨勇及其子女都废为庶人。

杨勇闻诏,倒是且惊且喜,再三跪拜道:儿臣应被斩弃市,幸得陛下哀怜,保我全家性命,敢不望阙谢恩!

泪流满襟,礼罢离去。

众臣观此惨状,无不怜悯沉默。

长宁王杨俨上表,乞为天子宿卫,文辞哀婉凄切,文帝览奏,亦为恻然。

杨素奏道:蝮蛇螫手,壮士断腕;太子既废,陛下不应再存怜悯之意。

杨勇被废,隋文帝遍召东宫官属,切责众人以声乐误主。

众皆惶惧,无敢奏对者。

惟太子洗马李纲慷慨奏道:废立大事,文武大臣皆知不可,而莫肯言切谏。

臣何敢畏死,不替太子申言!

常言知子莫若父,太子本性情中人,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

向使陛下择以正人辅之,足以嗣守鸿基。

今乃以唐令则为左庶子,邹文腾为家令,二人唯知以弦歌鹰犬娱悦太子,安得不至于是!

此乃陛下之过,非太子之罪也。

言罢,伏地流涕呜咽。

文帝闻言,惨然良久答道:卿言非为无理,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譬如我亦择卿为东宫臣宰,而太子不予亲任。

则虽得正人,又何益哉!

李纲奏道:陛下但命斩唐令则、邹文腾等,更选贤才以辅太子,安知臣终见疏弃也?自古废立冢嫡,鲜不倾危,愿陛下深留圣思,无贻后悔。

文帝闻奏不悦,亦觉无语可答。

左右侍臣眼望李纲,皆为之股栗。

尚书省司吏出班奏道:臣有本奏。

尚书右丞出缺,尚请陛下安排职司之人。

杨坚略微沉思,忽指阶下所跪李纲道:此位明公,实乃最佳右丞,更无其二!

尚书省司吏大喜,心中早念了数十声阿弥陀佛,急上前叩拜谢恩,伸手扯起李纲,往外架着便走。

李纲尚要挣扎说话,司吏将跑巴贴近其耳边说道:我的爷!

莫非直要把性命丢在这金殿之上,甚或族诛,公才称心如意不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