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一集 定都聊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领兵抵御,沈法兴使人约为联盟,借会盟之机袭杀路道德,进据毗陵城。

复遣陈杲仁攻克丹阳,占据江南十几个州郡,自称江南道总管。

其后未久便上书杨侗,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旨设置百官。

乃下达任命:陈杲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为尚书左仆射,殷芊为尚书左丞,徐令言为尚书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

时有东国公窦抗,乃是唐王李渊妻兄,炀帝使其巡守长城,开府建衙于灵武;闻说唐王定鼎关中,遂率灵武、盐川等数郡来降。

义宁二年夏四月,有边报传来,说稽胡入寇富平,抢掠边境。

唐王派将军王师仁率兵北上,一战而击破之。

稽胡又五万人寇掠宜春,唐王复使相国府咨议参军窦轨为将,率兵讨之,战于黄钦山。

稽胡乘高纵火,官军惊惧退却。

窦轨怒斩领先后退部将十四人,复提拔队中小校代领其众,勒兵复战。

又自将数百骑随于军后,传令三军:闻鼓声有不进者,本帅便自后面驱斩之!

三军闻命,无不凛然。

窦轨于是下令擂鼓,众将士争先赴敌,皆都舍生忘死。

稽胡骑兵迎面抵御,善射者皆列于前队,矢如雨。

唐军虽然损伤惨重,但皆不敢退,前赴后继,状如猛虎。

稽胡兵箭矢尽,犹不能止遏唐兵,只得反身溃逃。

窦轨遂大破稽胡,虏其男女二万余口。

镜头转换,按下陇西,复说中原。

唐王世子李建成与弟李世民,既奉父王之命,率军来救越王杨侗。

于是兵马趱行,将至东都城外,驻军于芒华苑。

李密闻说长安兵来救洛阳,遂命单雄信出马迎敌。

李建成亲自出战,与单雄信力争五十回合,力不能支;李世民在后掠阵,暗暗称奇,对单雄信武艺大为赞佩。

因恐兄长久战不利,乃命军中鸣金,李建成回马,单通不追,各自引军退去,还归本营。

此时洛阳城中粮绝食乏,越王杨侗又不纳唐军之援,东都吏民便多有欲为内应,将城献与李氏兄弟者,先后派人到城外营中通信。

世子李建成便欲趁机拿下东都,赵公李世民谏道:我父子兄弟新定关中,根本未固;今孤军远来,虽既得东都,亦不能守。

李建成:既然如此,我又何必为杨侗卖命!

不如引军西还。

李世民:杨侗既不认为我来助他,则我退兵之际,城中必来追蹑。

为保万全,兄长可设三道伏兵于三王陵,静以待之。

李建成:就依贤弟,你自去安排。

兄弟二人议定,于是班师西归。

唐军退去未久,东都城中果有兵出,段达率万余人继后追杀。

追至三王陵下,只听炮号连天,三道伏兵尽起。

段达因而大败,引兵返身便逃。

李世民复又返身杀回,直追到东都城下,斩杀四千余级,段达只带六千人退入城中。

李世民遂在东都城外设置新安、宜阳二郡;使行军总管史万宝、盛彦师率部兵镇宜阳,吕绍宗、任瑰率部镇守新安。

自引卫队向西追上李建成,振旅还归长安。

唐王闻听建成所奏,不由叹道:越王不受我援助,反将我当作仇敌,此必是东都城中,谄臣当道。

天将灭隋,其能谁何!

李世民趁机道:此是天授大隋江山与父王,不取反受其咎。

李渊看了次子一眼,意味深长,自此便有推倒恭帝杨侑,自为天子之意。

西秦王薛举闻说唐王兵往救东都,便与谋士郝瑗商议,欲趁长安空虚,兵攻之。

郝瑗献计:为保万全,大王宜与梁师都联手,并请突厥连兵共进,以取长安。

薛举采纳其议,遂分遣使者,往通梁师都及突厥莫贺咄设可汗。

莫贺咄设乃启民可汗之子,名曰咄苾,建牙帐于五原之北,闻薛举使者之请,当即许之。

探马获此讯息,报至长安。

唐王李渊大惊,遂遣都水监宇文歆为使前往五原,赍重金贿赂莫贺咄设可汗,且向其陈说利害,止其出兵相助薛举。

莫贺咄设可汗为其说动,又看在金银重宝面上,便应其绝不出兵。

宇文歆趁热打铁,又劝说莫贺咄设可汗,宜遣五原通守张长逊入朝,更以五原之地归还中国,莫贺咄设一并从之。

张长逊当初因避中原大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