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桌上的酒肉,而是从营帐的布帘上割下两块干净的布,轻轻盖在两名女子身上,挡住她们裸露的肌肤。
他的动作很轻,没有半分粗鲁,声音也放得柔和:“别怕,蒋明已经死了,没人再敢欺负你们。”
两名女子的身体明显顿了一下,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们抬起头,眼里满是惊恐和疑惑,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顺着脸颊砸在地上。
福生耐心地问清了她们的家在何处,然后亲自下令几名暗卫将二人安全送回家去。
李景隆站在营帐外,望着那两名女子远去的背影,胸口的郁气才稍缓。
可想起沿途流民口中“乱兵屠村”的惨状,心口又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沉得发闷。
无论付出多少代价,这场叛乱必须尽快平定,古州百姓绝不能再受更多苦楚。
他握了握拳,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半个时辰后,准时出发。”
“这一次,不仅要收复古州,还要让那些蛮族乱军知道,古州的疆土,不是他们能随便践踏的!”
“百姓无辜,更不是他们能随便欺辱的!”
风卷着他的话音,传遍了整个营地。
那些原本茫然无措的士兵,此刻像是被注入了新的力量,纷纷挺直了腰板,开始收拾行装。
营地中不再有之前的死寂,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脚步声和兵器碰撞的声响。
那是属于军人的血性,在沉寂了许久之后,终于重新被唤醒。
风又吹了起来,卷起地上的尘土和血腥气,却吹不散营地里陡然升起的士气。
李景隆转过身,望向古州城的方向,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知道,杀了蒋明只是开始,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三万凶悍的蛮族乱军,是被战火蹂躏的古州城,是无数等待救援的百姓。
但他没有丝毫畏惧。
当初既能平定燕乱,如今就能收复古州。
半个时辰后,李景隆翻身上马,终于下令开拔。
峡谷中万余驻军列成整齐的方阵,马蹄踏过碎石路,溅起细碎的烟尘。
与两万京都援军汇合之后,兵力也从两万变成了三万,虽未必能让战斗力翻倍,但那绵延数里的军阵,足以让乱军闻风丧胆。
与此同时,他已经让福生联络了潜伏在暗处的夜枭司,命暗卫尽快查清那伙神秘杀手的来历。
夜幕彻底笼罩大地时,古州城东门的轮廓在月色下逐渐清晰。
三万大军如潮水般在城下铺开,“景”字帅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猩红的流苏随着旗面摆动,映得城楼上乱军的脸一片惨白。
城垛后原本还在叫嚣的乱兵,见到帅旗的瞬间便没了声息,只敢缩在墙砖后,慌乱地推动绞盘,将厚重的城门死死关上。
中军大帐内,牛油烛火跳动,将众人的影子映在帐壁上。
李景隆站在沙盘前,手指沿着古州城的轮廓缓缓移动,眉头仍未舒展。
一众将领与邵安等人静立一旁,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谁都知道,攻城战最是惨烈,稍有不慎便会血流成河。
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发动进攻,是因为李景隆还在等一个机会。
纪仁说城内有古州军降将,如果真的能说服里应外合,或许能减少一些伤亡,夺取古州城也更容易一些。
“景帅,末将请战!”良久,新任古州守将纪仁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几分急切。
“我军士气正盛,此刻攻城定能一举破城!”
他刚接下守将之职,正想借这场胜仗稳固地位,眼中难掩建功立业的渴望。
李景隆抬手按住沙盘边缘,指尖泛白:“再等等。”
他何尝不着急?城内百姓每多一刻,就多一分危险。
可他更清楚,一旦强攻失败,双方便将陷入持久战。
不仅军中伤亡会剧增,暗处虎视眈眈的第三方神秘势力也可能趁机发难,到时候局面只会更加棘手。
一旦开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攻破才行!
站在人群后的董华目光闪烁,盯着李景隆的背影,眉宇之间闪过了一抹耐人寻味的神色。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福生掀帘而入,衣摆上还沾着夜露与尘土。
“怎么样?!”李景隆眼前一亮,急忙开口。
“回禀少主!”福生快步走到沙盘前,躬身一礼,语气带着几分急切,“暗卫传回消息,乱军入城后便大肆搜刮民宅,稍有反抗便刀兵相向,城中已有不少百姓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