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关灯
护眼
第20章 东宫密探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人物。

“既无人识得,便是燕军细作。”李景隆手腕微沉,刀锋已压出一道血痕,“如此胆大包天,找死!”

“我...我是东宫的人!”眼看刀刃就要割破喉咙,那人终于崩溃,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这话一出,厅内瞬间死寂,烛火噼啪作响,映着众人煞白的脸——东宫的人,竟藏在议事厅屋脊之外偷听主帅议事?

空气仿佛凝固了,连王忠都忘了方才的怒火,怔怔看着地上的人,一时说不出话来。

东宫之人竟潜伏屋脊之上刺探军情?这是对统帅的不信任?还是对南军数十万将士的不信任?!

李景隆攥紧刀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刀尖再次抵住那探子咽喉:是陛下派你来监视我的?!

锋利的刀刃已划破皮肤,血珠顺着脖颈滑落,在衣襟上洇开点点猩红。

是...是太...太后她...探子浑身抖如筛糠,话音未落,李景隆手腕猛地一旋!

噗嗤——

刀锋利落划过,滚烫的鲜血喷涌而出。

那人捂着脖颈瘫倒在地,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漏气声,四肢抽搐了几下,终究一动不动,圆睁的双眼里还凝固着极致的恐惧。

满厅死寂。

谁也没料到,李景隆竟敢当众斩杀太后亲信!

方才还剑拔弩张的议事厅,此刻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王忠僵在原地,双腿像灌了铅似的,看着地上蔓延的血迹,喉结机械地滚动着,半句狠话也挤不出来。

李景隆随手将染血的佩刀丢还其主,刀鞘撞击的脆响在厅内回荡。他缓步走到王忠面前,阴影将王忠的脸完全笼罩:方才你说,谁要造.反?

没...没有...王忠避开他的目光,声音抖得不成调,咱家...咱家失言了!大将军是南军柱石,自然是您说什么,便是什么...

记住了。李景隆的声音冷得像冰,眼下并非反击良机,你尽可向京都据实禀报,天大的罪责,我一人承担!但你若再敢仗着监军身份在军中作威作福...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地上的尸体:我手中的刀可不认什么监军令牌!

言罢,他已转身就走,玄色披风扫过厅门,带起一阵冷风,只留下满厅惊魂未定的将官,和脸色青白交加的王忠。

后者望着李景隆的背影,眼底的恐惧渐渐褪去时,怨毒像毒蛇似的缠上眼底。

...

深夜,李景隆的屋内烛火摇曳,看着缓步而入的耿炳文抿嘴一笑,抬手示意,福生,看茶。

福生轻手轻脚地端上热茶,接着默默退下。

耿炳文端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若有所思的瞄了李景隆几眼,半天没敢开口。

耿老有话不妨直说。李景隆抿了口茶,笑意温和,你我之间,何须见外?

耿炳文深吸一口气,放下茶盏,面色凝重如铁:大将军,今日之事...您实在该多几分隐忍。那些宦官最是擅长捕风捉影、罗织罪名,您当众抗旨已是把柄,又杀了太后的人...

他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贴在桌面:此事若传回京都,怕是会给您招来杀身之祸啊!

他是朝中老臣,见过太多朝臣从宠臣到阶下囚的遭遇,也见过太多忠良被人构陷,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

当年的大将军蓝玉是何等风光?可最终还不是落得个被剥皮实草,抄家灭族,连姻亲故旧都株连了上万人!

李景隆虽是太祖义孙,可在皇权面前,那点香火情分薄如蝉翼。

耿老的心意,我懂。李景隆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随即化为沉郁,可我别无选择。

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我抗旨,是因为此时反击无异于以卵击石!南军看似连胜两阵,实则内里早已腐朽——你也瞧见了,燕军都快打到京都了,朝中各方势力还在为私利勾心斗角!以权谋私!

光是这真定守军里,就鱼龙混杂盘根错节,燕军的细作、京都的眼线各为其主!有人私通燕军,暗怀叛心;有人克扣军饷,私放高利,剥削袍泽...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敌朱棣的虎狼之师?

一旦兵败,谁来担责?是那些在京都高谈阔论的庸臣,还是深宫之中的太后?李景隆的声音陡然拔高,又猛地压低,陛下轻信谗言,如今被太后与宦官挑唆,谁又能揣度圣心深浅?

他猛地拍向桌案,茶盏都震得作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