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关灯
护眼
第42章 八百,这是个吉利的数字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朕何其无辜啊!!!”】

【“白白被你扣了一顶脏帽子过来!!!”】

【“你真是其心可诛。”】

【“朕恨不得,恨不得,把你鞭尸了。”】

【气着气着,李泰口无遮拦的骂了一大堆难听的话。】

【要不是同一个父母所生,限制了他的发挥。】

【不然,他会用更加恶毒的言语,诅咒李治。】

【只因为,李治害苦了他。】

【发泄完后,李泰的一丝理智回来了,心想,再骂下去也不能解决办法。】

【因而,连忙召开朝会,让百官商议好办法。】

【太极殿,李泰坐于龙椅上,向百官争求意见。】

【司马苏瑁举了一下笏板,出声建议:“陛下,晋王之死,肯定会激发各地封王的谋逆之心。”】

【“陛下,臣恳请陛下,立刻调动军队,震慑各地封王,并从别地调士兵来长安,以护陛下的安危。”】

【“同时,下令严禁民间讨论皇家之死,以卫陛下清明的声誉。”】

【“敢讨论者,皆入大狱。”】

【“当然,封王若有异动,当以雷霆之速,调动军队,镇压,以绝后患。”】

【李泰听着有道理,刚想同意,却被长孙无忌劝了一下。】

【此刻,长孙无忌诚然是对李治的去世很是伤心,但他不忘记太宗皇帝的嘱托,一心为大唐。】

【因此站了出来,否绝道:“陛下,此法万万不可啊。”】

【司马苏瑁听此,马上开口:“司徒,为何不可?难道司徒是有更好的想法吗?”】

【听到这,李泰也是把不解的目光投放过去。】

【长孙无忌发言道:“陛下,司空所言中,禁民间言论,臣认可。”】

【“但调兵震慑,臣不认可。”】

【“臣认为,调兵会进一步激化陛下与封王的矛盾,彻底爆发出内乱。”】

【“再者,大唐边境各国蠢蠢欲动,抽走镇守边境的士兵,恐怕会再起边境战事。”】

【李泰皱着眉头:“那司徒的办法是?”】

【长孙无忌:“臣认为,当以安抚各地封王为主,等安抚完后,若有动静,再伺机而动。”】

【司马苏瑁不服了,直言道:“司徒,你这方法不行。”】

【“万一封王作乱,那谁能承担责任,你吗?”】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无语了。】

【最终,李泰还是采用了自己忠臣司马苏瑁的建议。】

【只因,李泰与长孙无忌有隔阂,不确信,他会不会害自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