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到这,先前的猜测都一一对应上了,当即挑了挑眉头:“原来真是猜测的那样。”
“承乾果然不让人省心啊。”
转而一想,考虑道:“后面要不要流放出去?!”
“让他远离长安?!”
“哎,可是我舍不得啊。”
“流放了,以后直到去世,恐怕都再难见上一面。”
他想到了原因,天幕中为什么李承乾还待在大理寺狱的原因。
大概率就是他不舍,不舍以后再也见不到自己的这个儿子了。
当然,他还有另一种猜测。
那就是保护李承乾。
第一次天幕中,不是有讲李承乾被流放出去后,还没有待上一段时间便意外去世。
具体什么意外不知道。
但极大可能是因为政敌而死。
所以留在长安,时时刻刻在他的眼皮底下盯着,定不会出事。
这一刻,李世民能想到的,只有这两个方面了。
至于李世民有没有把狱卒投靠李承乾这事放在眼里?!
答案是没有。
因为小人物被招揽这种事太过于稀松平常了。
毕竟他们要往上爬。
所以也能理解。
【说起这个狱卒啊。】
【虽说之前是小人物,但后面也是成了响当当的人物。】
【可惜,跟着李承乾混了没多久,就没了性命了。】
【算是昙花一现吧。】
大理寺狱。
李承乾饶有深意的瞅着:“噢~!?”
“原来是这样。”
狱卒见天幕提到自己的结局,无奈道:“就知道!!!”
“跟着废太子殿下混的结果,就是一命呜呼。”
“但不过,天幕说我有一段时间成了响当当的人物。”
“说明还是闯出了名堂。”
“只是对手是楚王殿下那强悍的人物,故而才失败的。”
忽然间,他产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念头:“唉,若有机会追随楚王殿下就好了。”
这时,李世民也有点诧异:“狱卒他能被天幕随口提上一嘴,哪怕是沾了承乾的光,也算是有点能力了。”
“毕竟有些人,把机遇摆在他面前,也不能借机起势啊。”
不少人见此,颇有感悟。
“这个狱卒走狗屎运了。”
“能被天幕提上一嘴,还有一大段的戏份。”
“真是令人羡慕的待遇啊。”
“是啊。”
“我们还没有这种待遇呢。”
“都是一些达官贵人。”
“小人物完全没几个的,唉。”
“所以啊,必须把握机会啊。”
“没错!!”
狱卒的遭遇,让一些不甘心成为小人物的人起了“是不是要以天幕之舞台,让自己绽放光彩的”念头的非分之想。
这个念头深深地扎根于他们脑中,像幼芽一样,生根发芽。
甚至在有些人心中,都萌生成大树了。
他们想像狱卒一样,借此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号。
哪怕最终粉身碎骨,全家上断头台,也要如此。
因为名!真的诱人!!!
李宽要是知道他们所想。
对此,表示想要在史书上留名讳很简单。
只需刺杀李世民就可以了。
额额额,他还是个好大儿啊。
这种大逆不道的念头一直都存着。
【数日后。】
【大理寺狱。】
【李承乾平静的说道:“查出来了没有?!”】
【狱卒看了看四周,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人在关注自己,旋即,态度恭敬,汇报道:“查出来了。”】
【“正如殿下所说的一样。”】
【话落后,他还不动声色地拍了一下马屁:“殿下你真是神机妙算啊。”】
【因为他真的想爬上最高。】
【李承乾目光一烁:“呵呵~!原来真是这样啊。”】
【“想把我当成棋子,我也反过来利用,让你成为棋子。”】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