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下达后,将领们都有些傻眼——之前摄政公主还气势汹汹地说要跟大宋拼个鱼死网破,要打通交通线保证粮道畅通,怎么还没开战就下令撤退了?
但军令如山,将领们虽满心疑惑,却也不敢多言,只能坚决执行命令。
很快,摄政公主的军队抛掉所有辎重和粮草,全速后撤,几乎是仓皇逃窜,沿途留下满地狼藉,各种物资扔得四处都是。
就在他们疯狂后撤的路上,右侧的探马又传来紧急禀报:右侧发现二十万宋军,正以扇形阵型包抄过来。据判断,这支部队很可能就是之前在帕拉王朝歼灭摩罗三万大军的宋军,此次还增派了五万后备兵力,总兵力达到二十万。
这样一来,敌军总兵力就达到了四十万,是已方的两倍。而且已知的战象军团就有三万头,重甲骑兵恐怕有七八万——单是这两支精锐,她就根本无法应对,不跑难道等着当俘虏吗?
她很庆幸自已当机立断,虽然舍弃了大量粮食和辎重,但至少保住了军队的有生力量。
得到这个消息后,她并没有因为暂时逃出包围而放松警惕,反而下令全军加速后撤——她总觉得后方可能还有宋军埋伏。事后,她对自已的“英明决策”十分自豪。正是因为不顾一切下令迅速后撤,才在宋军完成合围前逃出了包围圈。
这次二十万大军险些被宋军“包饺子”,而事后得知的消息更让她心惊:宋军原本准备从后方拦截的军队有三十万,再加上左右两侧的兵力,形成了全方位封锁,切断退路。
也就是说,正面的十万宋军其实只是诱饵,后方还有十万人马没有投入一线,目的就是让她放松警惕、主动冲锋,从而将联军全部包围。
如此算来,宋军此次投入围剿的兵力实际上有九十万,用来包围她的二十万大军,兵力是已方的四到五倍。
摄政公主事后想想,仍忍不住惊出一身冷汗。虽然这次没有损兵折将,但却丢掉了所有辎重和粮食——尤其是粮食。
她原本是为了打下并守住两条运输线,特意带了够三个月消耗的粮草,如今全丢了;另外还有大量运输粮食的驮马,也跟着粮食一起丢失。
除此之外,帐篷、军营栅栏、防御器械等辎重也全部放弃,回来的只有空手而归的士兵。
当这二十万大军逃回坦贾武尔城时,早已成了“穷光蛋”。拉贾皇帝和弗鲁伊太子虽对这件事无话可说,但还是宽慰摄政公主:“幸亏你决策正确、及时抽身,没有陷入敌军重围,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至于粮草和辎重,丢了就丢了,只要人还在,一切都可以重新筹措。”
其他王朝的国王、将军、元帅嘴上也跟着宽慰,但心里却在嘀咕:遮娄其王朝的二十万大军没了粮草,只会进一步加剧联军的粮食紧缺问题,这仗还怎么打?
宋军未能完成合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海面舰艇上的大宋皇帝赵桓案前。
赵桓一直驻守在朱罗王朝首都附近的海域,在大宋京畿集团军海军的护卫下靠前指挥,因此消息传递十分迅速。
他不禁有些苦笑——毕竟这场战争并非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他无法提前预测战局,这也是他少数几次部署未能取得预想战果的战斗之一。
当然,此次作战也并非一无所获,至少缴获了联军大量辎重,其中就包括不少粮食。
因此,赵桓还是下发了嘉奖令。这次参与作战、镇守在遮娄其王朝边境的军队,是牛皋率领的鲲鹏集团军和韩彦朴率领的精卫集团军,两支军队共计九十万人。
大宋军队几乎全员有马,即便是步兵也配备马匹,因此此次穿插行动的速度极快。无奈摄政公主太过狡猾,一发现局势不对,立刻抛下所有辎重,率领军队轻装出逃。
也正因如此,她才在最后时刻逃出了宋军的合围包围圈。没能彻底歼灭这二十万联军,让赵桓有些遗憾,但转念一想,这也并非坏事——联军丢了所有粮食,如今二十万大军空手而归,只能回去争抢剩余的粮食,这必然会进一步加剧王朝联军的粮荒。拉贾皇帝宽慰完摄政公主后,立刻召集所有将领,商议下一步的应对之策。
他首先询问了出海采购粮食的事宜,得到的答复是:此前派出的商船尚未返回。
拉贾皇帝当即说道:“我们再增派一批商船,追加采购,多囤积些粮食。”
其他将领和君王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加莲尼王国的国王艾巴克却站出来反对。
他说道:“大宋既然能在北边封锁我们的南北交通,切断我们与北方的联系,让我们无法从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