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王朝1556

关灯
护眼
第12章 神秘少女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地直视杜延霖:

    “家兄常言,大明盐法,积弊百年,如同病入膏肓的巨兽,它盘踞在江南膏腴之地,筋骨早已被蠹虫蛀空,却依旧张着血盆大口,吞噬着四方膏血。”

    说到这,她摇了摇头:

    “牵一发而动全身?大人,您如今要动的,岂止是它的一发?您是要直面这头庞然巨兽!大人可曾想过,这垂死挣扎的兽爪之下,又将碾碎多少本就命如草芥的生灵?”

    言毕,她轻叹一声:

    “兽爪之下,恐生灵涂炭呐!”

    “兽爪之下,生灵涂炭......”杜延霖咀嚼着这句话,这是提醒他扬州水深、当说客来了,还是另有所指?

    他紧紧盯着那姑娘,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冷厉:

    “令兄高见,如振聋发聩。不知令兄在何处高就?姑娘今日特意在此‘偶遇’杜某,又语重心长一番点拨,莫非是欲效那郦食其说齐吗?”

    郦食其是楚汉时刘邦麾下有名的说客,他游说齐王田广归汉,后韩信引大军攻齐,齐王田广认为受到了郦食其的欺骗,将其烹杀。

    杜延霖这番话,可谓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用郦食其的典故,更是暗示其中凶险,让她不要来趟这浑水。

    那姑娘闻言,只是微微垂首,更轻柔地捋了捋怀中白猫的脊背,那猫儿发出舒服的呼噜声。

    “郦生说齐,虽利口辩辞说降七十余城,然终不免鼎镬之烹。”她声音放得更轻,几乎融入寒风的呜咽,却字字清晰:

    “小女子不过偶遇大人,有感而发,岂敢自比古人?至于家中,无人在这扬州城任职。”

    杜延霖听到姑娘最后那句“家中无人在这扬州城任职”,心中念头飞转。

    这姑娘的话不妨姑妄信之,其家人不在扬州任职,却对扬州的局势了如指掌,其背景恐怕直通庙堂之高。

    杜延霖心头那根弦绷得更紧,面上却倏忽一松,刻意显露出几分酒后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沮丧”。

    他轻轻喟叹一声,道:

    “先前在码头,见那灶丁足镣沉似枷锁,血迹斑斑,心中恻然。可转念一想,这盐场熬炼之苦,灶户世代相承,已成定例。那镣铐沉重虽令人愤慨,可贸然动了,牵动灶场根本,恐反害了他们生计。这其中的权衡取舍,实在令人辗转难安。”

    说到这,杜延霖顺手从回廊旁的腊梅树上折下一支腊梅轻轻嗅了嗅,然后将其别在腰间:

    “百年积弊,沉疴难起...或许,当真不如无为而治?安安稳稳熬过这百日之期,将眼前的差事对付过去...总好过激起惊涛骇浪,连累更多无辜之人遭殃...姑娘所言‘兽爪之下恐生灵涂炭’,想必也深有同感。杜某...实在是怕做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罪人啊...”

    他一边说着,目光疲惫地移向廊檐下晃动的风灯,一副心灰意懒、意兴阑珊之态。

    姑娘抱着猫儿,深深看了杜延霖一眼。

    那双清澈的眸子,似乎想穿透他刻意表现出的谨小慎微与筹粮焦虑,探寻更深层的东西。

    最终,她只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