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王朝1556

关灯
护眼
第37章 督府公文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到你司礼监和内阁,你提前把口供看了,那这口供还能信吗?

    嘉靖这个生性多疑的道君皇帝会作何感想?

    “往日闻沛泽在京时,曾上治安疏面谏圣上,不避斧钺,直指时弊,”王诰闻言轻叹一声,转过身来:

    “天下皆以为沛泽乃锋芒毕露、过刚易折之诤臣。今日方知此言大谬!沛泽深谙持重之道,明察秋毫,洞悉险微,方才所论,实乃老成谋国、深谙朝局之洞见。以汝之才,来日...本可腰玉,只可惜...”

    说到这,王诰露出了一丝惋惜的神色。

    可腰玉的意思是可以腰佩玉带,《大明会典》规定:“一品玉,或花或素;二品犀;三品、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乌角。”

    也就是说,在大明,只有官居一品才能着玉带,可腰玉就是官居一品的意思。

    湖广巡抚顾璘曾将自己的犀带赠给张居正,称赞他:

    “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

    意思就是说张居正未来能官居一品,当个二品官都是屈才。

    王诰这里赞杜延霖的才能可腰玉,意境与顾璘赞张居正略有不同,主要是惋惜杜延霖冲动上疏,惹恼了嘉靖,等于是自断前程,未来怕是要被埋没在官场,蹉跎后半生了。

    杜延霖闻言肃然道:“制台谬赞,下官愧不敢当。为国为民,个人际遇不足道哉。”

    王诰再次摇头轻叹一声,不再多言,快步走回案前坐下,提笔饱蘸浓墨:

    “便依沛泽此议!本督即刻亲笔草拟奏章!沛泽可副署之!”

    两人反复推敲字句,斟酌利害,直至东方微白。

    一份字字千钧、暗藏机锋的奏章终于定稿。

    王诰亲笔誊写,郑重钤上漕运总督关防大印。

    杜延霖亦副署签名,押上御史印信。

    “八百里加急!直送通政司,转呈御前!”

    王诰将那奏章及厚厚一叠附件装入漆匣,交予早已候命的亲军校尉。

    那校尉双手捧过漆匣,深知责任重大,躬身一礼,旋即转身大步流星而去。

    送走奏章,签押房内紧绷的气氛似乎松弛了一瞬。

    杜延霖略感疲惫,正欲向王诰告退稍作歇息——

    门外廊下骤然响起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

    王诰的亲兵队长神色凝重,手捧一封盖有火漆印的公文,几乎是冲了进来,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禀制台!南京急递!浙直总督杨宜杨部堂行文!”

    “杨宜?”王诰与杜延霖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

    杨宜是浙直总督,这个官职是嘉靖为抗倭专门设立的,权倾东南,节制浙江、山东、南直隶、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八省军务,实为东南抗倭最高统帅!

    首任直浙总督是抗倭名臣张经,张经刚直不阿,却因得罪严嵩义子赵文华被诬告冤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