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关灯
护眼
第511章 拂尘不染弟衣冠,寸心唯愿君安康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喉结剧烈地滚动着。

良久,他才缓缓睁开眼,眼底是一片疲惫的血红和被迫接受的无奈。

他挥了挥手,声音低沉而无力:

“爷……知道了。就按你说的办吧,‘少量多次’……去准备吧,一个时辰后,再喂。”

“嗻。微臣这就去安排,定会备好下一壶。”院正见大阿哥听进了劝告,心中稍安,连忙躬身退下,前去准备。

胤禔重新将目光投向胤礽,伸出手,用指腹极其轻柔地拂过弟弟依旧滚烫的额头,喃喃低语,那声音轻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

“保成,你听见了吗?

咱们慢慢来,一次吃一点,大哥守着你,咱们一点一点把力气攒回来……你也要争气,一定要争气啊……”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更加考验耐心和意志的漫长守护。

他不能急,也不能乱,他必须比任何人都要沉稳,才能陪着弟弟,熬过这最难熬的时光。

*

梁九功在内殿守着,见大阿哥虽神色疲惫,却依旧强打着精神,小心翼翼地用湿布巾继续为太子殿下擦拭手心、脖颈,试图用这种方式为殿下带去一丝清凉和慰藉,而那把特制的银壶已被太医拿走,去准备下一次的喂食。

他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知道这里暂时无事,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来,快步走向康熙歇息的偏殿。

偏殿内,康熙并未躺下,只是和衣靠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拿着一本奏折,目光却并未落在上面,而是凝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光,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与担忧。

梁九功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在离榻几步远的地方停下,躬身低声道:“皇上。”

康熙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梁九功身上,虽未开口,但那眼神已然是在询问。

梁九功连忙上前一步,声音放得又轻又稳,清晰地禀报道:“皇上,方才太医院院正已按您的旨意,将熬好的‘参蓍米油’送进去了。

大阿哥亲自接手,极其小心地给太子殿下喂食。”

他仔细地描述着当时的情景,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大阿哥……真是用了十二分的心。

用那细嘴银壶,一滴一滴地往殿下嘴角喂,动作轻得不能再轻。

喂不进去流出来的,立刻就用软帕子擦干净,生怕让殿下感觉丝毫的不适。老奴在一旁瞧着,大阿哥那眼神……唉,真是心疼得紧。”

康熙静静地听着,握着奏折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些,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梁九功继续道:“喂了足有小半个时辰,那一小壶才算喂完。大阿哥心急,觉着喂进去的太少,还特意问了院正,能否再多喂些,或者将米油熬得浓稠些。”

他顿了顿,将院正那番关于“风险”和“少量多次”的解释,言简意赅地转述了一遍,最后道:“大阿哥听了劝,虽看着……看着仍是难受得厉害,但也依从了,已吩咐院正一个时辰后再备一壶送来。”

禀报完毕,梁九功垂手侍立,等待着康熙的指示。

康熙沉默了片刻,他放下手中的奏折,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

“胤禔……做得很好。告诉他,就按太医说的办,不急,不贪多,稳妥为上。”

“嗻。”梁九功连忙应下。

康熙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那个正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孩子,他喃喃自语般,又像是吩咐梁九功,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让他们……都仔细着点。保成他……受不住任何闪失了……”

“奴才明白!奴才定会盯紧,绝不敢有半分疏忽!”梁九功心中一凛,郑重应道。

康熙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梁九功躬身,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偏殿,轻轻带上了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