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虽然对古代的这些风俗礼法不怎么喜欢,但那也是有区分的,比如师生之礼。
对于这样的礼法,杨安就比较看重,也一直都想找个机会,好好的弘扬一下师生之间的礼法,只可惜一直都没有机会而已。
但现在,张轲的去世,却让杨安看见了机会,故此这会,杨安肯定不会错过。
“原来如此,原来安儿你是想以皇帝之尊,给天下学子做个表率。”
而萧皇后,齐王,以及杨广他们,也在杨安的这话说完以后,当即恍然,杨广更是立刻就对着杨安颔首:“行吧,既然你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那就由你来为你舅翁治丧扶灵。”
“嗯,父皇您就放心好了,孩儿会的。”
杨安点了点头,又与张公瑾,以及张轲的几个儿子闲聊了一会,算是安慰了一番他们心里的悲痛。
等把他们安慰好了以后,接下来的几日,杨安就一直在忙着为张轲治丧的事了。
而这样的事,自然而然的也就被朝中的那些文臣,以及天下学子知道了。
起初那些文臣得知了杨安居然要为臣子扶灵以后,还都有些不愿意。
因为杨安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
可当他们了解到杨安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也只是想给天下学子做个表率,让所有的学子都能如他一样懂得尊师重道之时,那些文臣却沉默了,最终也都默许了杨安的做法。
他们的默许,也就导致了杨安的名声在最近这几日里空前的好,洛阳周边的不少学子都觉得陛下仁孝,就连一些听说了此事的百姓们,也都觉得他们能有这样的皇帝,绝对是他们的福气。
不过这样的事情,杨安就懒得管了,此时的他,还依旧在与张轲家里的那些子嗣们忙碌着张轲的丧事,直至七日后,张轲的棺椁下葬了,这件事也已经告一段落了,杨安才算松了一口气的对着张轲的几个儿子说了一句千万莫要太过悲伤。
等把这些人都安抚好了以后,杨安就带着杨六五他们返回皇宫了。
刚刚回到皇宫,杨广与萧皇后就已经在大业殿等着杨安了,看见杨安回来了,杨广还没说什么呢,萧皇后立刻就泪眼婆娑的感动:“此次多谢皇儿了,你所做的这些,其实都只是在为了母后报恩。”
尽管杨安从来就未提过这件事,他所给出的借口也只是想为天下学子做一个表率而已,但萧皇后与杨广他们清楚,杨安之所以如此做,除了有自已的政治需求以外,最根本的,还是他想代替萧皇后报恩。
为何这么说?
因为萧皇后出生的时候,可是被她的父亲当做不祥之人,险些丢弃了的。
是张轲这位萧皇后的亲舅舅觉得不能这样做,最终收养了萧皇后,将她抚养长大,直至后来嫁给了杨广,做了大隋的皇后。
虽然说这些事都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萧皇后如今也已经年过五旬了,但生在这样一个重视礼法的时代,谁又能真的无视这些呢?
所以杨安的这一举动,也算是帮萧皇后还了人情。
“呵呵,母后何必如此说呢,咱们可都是一家人。”
听见萧皇后这样说,杨安也只是笑了笑,说完就对着杨广与萧皇后问:“父皇与母后在这里等我,可是还有事?”
杨安以为老杨头还有其他事呢,但杨广却摇头回复:“没了,我们之所以过来,主要还是因为你母后不放心你,担心你累着了,故而过来看看。”
“既然你没什么事,我们也就放心回去了。”
这话说完,杨广就带着萧皇后回去了,杨安这才去了长孙无垢的甘露殿,在那里休息了。
他这一休息就是一天一夜,直至休息好了,杨安才悠悠睁开了眼。
刚睁眼,他就对着甘露殿的宫人询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快午时了,陛下您醒了?”
听到杨安问话,甘露殿里一直都在照顾杨安的长孙无垢立刻走了过来回复,杨安点了点头,这才对着她吩咐:“去让人给朕准备一点吃的吧,朕饿了。”
“嗯,臣妾这就让人准备。”
长孙无垢应声,没多久,就有宫人把杨安平日里比较喜欢的一些吃食端了上来,杨安也在用过了膳食以后,又与长孙无垢闲聊了会,然后便又继续休息了。
而就在他休息的时候,远在天竺高达王国琥卫城外营地之中的仁光王朝国君褚遂良,此时也在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