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关灯
护眼
第23章 声东击西,杀入辎重兵中队内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仅靠60余人的骑兵去突袭层层防护的野炮兵联队纯粹是痴人说梦。

即便有即时战略系统提供视野,依靠轻步兵也难突破鬼子骑兵联队、步兵组成的自卫火力。

而跟随在野炮兵联队不远的辎重兵中队,防守力量相对薄弱,自卫火力也不成规模。

辎重中队只配备基础的步枪、手枪,成了李峰接下来突击的目标。

鬼子侦察的范围不远,最近的一支骑兵到了八九公里距离,随后就回到主力附近。

他们非常清楚我们的火力配置,知道军队内山炮陈旧,野炮质量差,大部分火炮的射击距离只有五六公里。

缺少万米射程的野炮及大口径榴弹炮。

做好10公里范围内的侦察,就不必担心被火炮伏击的情况。

侦察安全后,野炮兵联队挑选合适的位置做炮兵阵地部署。

一门门野炮推出来部署,同步安排观测士兵向前,提供间瞄射击的数据。

一旦开火,便可以将榴弹扔到八九千米位置,重创守军工事。

鬼子炮兵集结的速度不慢,按目前效率,明天清晨就可以对防守工事展开火力压制。

辅助投入轰炸机,进行重点突破。

发挥其火力强,机动性强的作战优势。

步兵大队、步兵中队则前进速度不减,向前压进至四五公里开外,准备在炮火掩护下发起进攻。

从上帝视角看日军动员,确实比己方训练精良,各部配合默契,执行命令到位。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必有一场恶战。

而李峰就是鬼子的意外。

今晚突袭其辎重兵中队,炸掉鬼子的弹药,让他们有炮无弹,延缓进攻。

在傍晚时分提前吃饭,要求所有人做好战斗准备。

找引火的器具。

燃烧瓶、火捻子、煤油灯、手榴弹等。

动身之前,李峰要用西游记里花豹子用过的五瓣梅花计,先安排2个班的骑兵,每个人带2-3匹马,向鬼子骑兵中队的方向行进挑衅,假装突袭。

引诱鬼子骑兵中队追击。

只管向山区跑,无须反击。

分别将两股骑兵引走,留下骑兵直接逼近辎重兵中队,发起突然袭击。

利用引火物,烧掉他们的辎重物资。

入夜之后,李峰翻身上马,孙德海带着其他弟兄也分别爬上战马。

检查了各自的装备后,所有战马随同营长,向东行进。

先小跑一阵儿拉近4公里距离,在李峰的视野范围内,最近的一个鬼子侦察骑兵就在2000米外。

马匹停止奔跑,以稳步的姿态继续向目标区域靠拢。

视野范围之下,野炮兵联队、辎重兵中队、骑兵联队的部署映入眼帘。

上图

小北河偷袭战部署情况

日寇主力77联队已经到了阵线之前,相距六七公里之外,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步兵都难支援过来。

不需要考虑这股兵力。

炮兵联队沿北仙河部署,已经挖好了野炮工事,只需观瞄数据,就能支持炮兵作战。

鬼子的骑兵联队下属4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120骑,分别在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四个方位侦查,确保炮兵阵地的安全。

李峰的进攻计划重点在于2个骑兵班组,能否将鬼子骑兵中队引开。

一个班10人,特意带2-3匹战马轮换。

给出一股突袭假象,营造出骑兵连进攻的氛围。

只需引走骑兵中队的主力,让侧翼兵力薄弱,鬼子必然优先保证炮兵阵地的安全。李峰带40号人马,沿北边的小北河靠近辎重兵中队,偷袭点火后,直接沿小北河撤离。

人在半路,就把作战计划详细的讲述给孙德海、两名骑兵排长。

李峰、孙德海亲自带队突袭辎重中队,两名排长去引诱鬼子骑兵。

半路分兵,两股骑兵毫无掩饰的突然奔腾起来。

马蹄声轰轰隆隆,向着鬼子骑兵中队的驻防地点突然靠近。

负责巡逻的哨兵听到动静,直接鸣枪示警。

惊动了防守的骑兵中队。

骑兵连一排长董志辉带着一具掷弹筒,靠近骑兵中队四五百米范围后迅速跳下马匹,掷弹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