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关灯
护眼
第562章 日军魂断阿尔干山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夜色下的日本鬼子,好像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眼睛绿油油的。

脸上没什么血色。

大部分饿的皮包骨头了。

密密麻麻的士兵正从战壕里爬出来,朝着殖民军防线的方向移动,虽然队伍散乱,但那股疯狂的架势,一眼就能看出来。

日军骚动的电报迅速传递到各个阵地工事。

防线指挥部里,斯利姆皱着眉头,随即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看来牟田口廉也真的疯了。”

“传我命令,所有部队进入一级战斗状态,加固工事,把迫击炮架到前沿阵地,机枪手就位,绝不能让日军突破防线。”

战壕里瞬间忙碌起来。

士兵们扛着沙袋,一趟趟加固掩体,铁锹铲土的声音此起彼伏。

火炮第一时间开火,大量的炮弹涌向山坳。

防线的探照灯突然亮起,两道雪白的光柱划破夜空,扫向日军阵地,把移动的人影照得清清楚楚。

士兵们立刻趴在战壕里,机枪口对准了日军阵地的方向,子弹倾泻如雨。

防守的环形工事爆发出凶猛的火力,扫向进攻的日军。

日军阵地里传来一声凄厉的军号声,紧接着,密密麻麻的日军士兵像潮水一样冲了过来,嘴里喊着 “万岁”“板载”,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格外刺耳。

二线指挥部的了望塔上,斯利姆手里的望远镜扫过前方的环形防御阵地。

15 万一线兵力被分成三个集群,分别驻守东、中、西三个防御区,每个防御区都由三层工事构成:最前沿是散兵坑和机枪碉堡群,中后方则隐藏着迫击炮阵地和火炮阵地。

殖民军的优势在于后勤完备,士兵们正把炮弹搬进地下弹药库,库门用厚木板封着,旁边堆着成箱的子弹,运输卡车沿着隐蔽的土路来回穿梭,车斗里的炮弹箱上印着 “军需补给” 的字样。

这是殖民军最硬的底气,后勤线像源源不断的血管,把弹药和粮食输送到前线,不用像日军那样啃树皮充饥。他们拥有成型的火炮压阵,无须担心后方的弹药供应。

劣势自然是战斗意志不足,一旦日军发起的亡命冲锋到了跟前,很可能被日军冲碎。

斯利姆深知火炮的优势,立刻补充命令,“告诉各阵地,日军第一次进攻肯定来势汹汹,但他们缺粮少弹,撑不了多久。让迫击炮群提前标定日军集结点,连续不断的轰炸。”

“让各迫击炮群立刻标定日军集结点,从东区开始,按扇形区域轮番轰炸,不准停。”

“每十分钟调整一次轰炸坐标,把日军的冲锋路线炸成焦土,别给他们靠近散兵坑的机会。”

迫击炮阵地上,炮手们接到命令后立刻行动,炮长趴在地上,用望远镜对准日军集结方向,手里的标尺快速计算着距离,“目标东南方向一千二百米,仰角四十度。”

炮手们立刻调整炮位,把炮弹塞进炮膛。

“放……”

随着一声令下,迫击炮炮弹呼啸着飞向平原与山脚间的空地上。

几秒后,远处传来沉闷的爆炸声,火光把雾撕开一个口子,碎石和尘土腾空而起。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炮弹接连射出,爆炸声连成一片,像惊雷在山地间滚动。

日军还是很喜欢使用集群冲锋战术,这是早就落后的步兵战术。

面对火力差的杂牌部队可能有奇效,可若是碰上火炮、机枪完备的环形工事,这种冲锋无疑是自寻死路,徒增伤亡。

激烈的炮火声,自然惊动了二线的史迪威等人。

眼下是夜间,并无飞机起飞轰炸的基础,史迪威纯粹是干着急。

可见到李峰之后,莫名其妙的感觉到了主心骨一样。

“李长官,正如咱们之前预料,日军发狂了。”

李峰整理了一下军装,一言不发,率先进入了后方的指挥部。

对于前线的情况,还得依靠斯利姆中将汇报。

不过有两点可以提醒对方,“让各阵地的军官盯紧士兵,尤其是新兵,要是有人怯战,先口头警告,再不行就把督战队派上去。”

殖民军的战斗意志是短板,一旦炮火压制稍有松懈,日军的刺刀很可能就会捅进阵地,“告诉前线,弹药管够,只要守住防线,后续补给会一直送上来。”

远处的炮火还在继续,迫击炮的轰鸣声像鼓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