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末高门

关灯
护眼
第75章 买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从义兴到京口,三百里不到,快马数日可至。

三日后,严慎赶到了京口,按王愔之给的地址,找到了何家庄子。

“督帅有信,命仆送与何公!”

严慎从怀里取出信丞,双手奉上。

何会接过信函,呈给何澹之。

何澹之撕开封漆,抽出信件,细细看去,随即问道:“你家督帅近来可好?”

“尚好……”

严慎将这段时间的经历道出。

“贤侄不容易啊!”

何澹之叹了口气,便道:“你且在老夫这庄上住着,莫要轻易离开。”

“是!”

严慎拱了拱手,随仆役离去。

“王郎信中写了什么?”

何会忙问道。

何澹之把信给了何会。

何会也仔细仔细看了遍,便道:“王郎要左伯纸、饴糖和黄铁矿并不意外,可他为何还要石炭(煤炭)和羔皮?

并说越多越好,不限种类,也不问来源,什么牛皮、鹿皮、麂皮、虎豹皮都要。”

何澹之道:“皮子好搜集,杀一只羊,可得一张羔皮,江北淮北每年要杀多少只羊,因其腥膻,南人耻于穿之,故而便宜的很。

为父记得,幼年还在东海时,两三升谷子,即可从胡人手里换来一张完整的羔皮,甚至穿过的更便宜。

可石炭……

恐怕还得往东海的乡里去寻。”

“阿父,不用如此大费周折!”

何会提醒道:“儿近来看到京口有些铁匠铺开始用石炭治铁了,经打听得知,石炭乃是从淮南八公山开采出来,当地人打竖井,深达十来丈,招募流民或者猎捕胡人挖石炭,一日夜,可得数万斤之多。

如今淮南治铁多用石炭,儿可先去铁匠铺询问从何采买,再帮王郎买一批,若他大量需用,就直接从淮南矿井采买便是。”

“也可,羔皮也顺手买来,届时你走一趟阳羡,亲自给王郎送去。”

“诺!”

何会明白父亲的意思,主要是想看看王愔之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

三日一晃而过。

善卷洞里,处处都是硝坑,每天都有一车车的硝土拉进庄子。

这日,王愔之刚从庄子回来,就有来自于贺氏的书吏,叫贺辖来报,段谷合求见。

“哦?”

王愔之一喜,本来都以为段谷合不会来了,当即道:“快请!”

“诺!”

贺辖转身而去。

没一会子,带来了段谷合。

“仆拜见郎君!”

段谷合跪下,行参拜大礼。

既然来投,就投的彻底些,弄的不上不下,双方都别扭。

“段将军不必多礼!”

王愔之亲自把段谷合扶了起来,请入坐席,一番寒喧之后,对段谷合的情况有所了解,令他意外的是,段谷合竟然带来了近百骑和三百多名西府老卒,以及各自家眷千多人。

原先他计划由段谷合任骑兵幢主,但眼下行不通了。

毕竟段谷合自己带了人来,以鲜卑人为主,如果将两只队伍混在一起,不说习性不同,也很容易发生冲突。

当兵的都是糙汉子,特别是骑兵,要是没有狂野不羁的性子,又如何在马上冲锋作战?

于是为段谷合新设一幢,欠缺的人手有机会再补,那三百多老卒也独立列幢。

如今王愔之手头,有鸳鸯阵满编四幢,近两千四百人,枪弓兵两幢,合计近千人,骑兵两幢,严重缺额,近两百五十人。

总兵力三千六,能直接拉出去作战。

另还有健保营与匠作营,合计五百来人,算是后勤辅助队伍。

他还打算再挑选些丁壮,设立舟桥营,就如现代的舟桥部队,专用于战场上开路架桥,保障路途畅通,兼顾挖掘壕沟。

段谷合对这样的安排非常满意。

当天,王愔之把人带去庄子里,安排入住,晚间杀猪宰羊,全庄美美饱餐了一顿。

不过带来的匠户,王愔之不可能留给段谷合,于次日编入了匠作营。

让他惊喜的,有三户人家会打造织机。

因着眼下匠作营的主要任务是制硝土,把大纺车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