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关灯
护眼
第302章 高丽王禅让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杨总兵说服不了我!”

杨帆与王昌对视了一眼,王昌继续说道:“待高丽并入大明后,高丽全国将废除‘田柴科制’,还高丽百姓土地,并且会陆续将大明的先进政令,以及大明的技术引入我高丽,让我高丽再进一步。”

李穑、朴淳等官员闻言,都默不作声,依旧在用沉默来对抗王昌、杨帆。

杨帆嘴角上扬,道:“诸位久在高丽,应该都受过倭患的困扰,倭寇狡诈、残忍,神出鬼没,且对高丽虎视眈眈,若高丽与大明融为一体,吾当领兵横跨大海,直击倭寇!从此荡平倭寇,扫除倭患!”

朴淳闻言半信半疑,说道:“杨总兵精于陆战,打仗的本事我朴淳服气,可是海战与陆战不同,杨总兵真的能平倭寇?平了倭寇之后,杨总兵难道要将倭国,也变成大明的土地?”

杨帆傲然道:“高丽民生凋敝,需要休养生息,故本官不会立刻进攻,大概两年到三年之后,就可以高丽为跳板,进攻倭国,两年之内,本官可灭倭国,届时倭国里面胆敢有反抗,将寸草不生!”

杨帆的话里面透着冷冷的杀意。

“诛灭倭国再迁移过去,可比教化他们要省时省力得多,朴将军,你若愿意,征讨倭国你可为先锋,未来大明的史书上,也会有你一笔,若表现得好,将来到大明为官也不是不可能。”

杨帆太清楚朴淳这种武官的弱点在哪里,对这种人来硬的不行可你若说让他名留青史,到大明做官,朴淳如何经得起这般诱惑呢?

朴淳的脸色微微涨红,憋出一句道:“倭寇祸害我高丽甚多,若是能诛灭倭寇,我……我朴淳愿意效命!”

朴淳不是傻子,这么久了,只有他与李穑站出来反对杨帆,反对王昌禅让。

其实朝臣们的态度已经显而易见,他们接受了王昌的禅让,也接受了成为大明一部分的事实。

形势比人强,与明军相比,高丽军差得太远太远了,没有明军相助,高丽军早就被李成桂所灭。

而且高丽距离大明的中枢山高路远,就算禅让之后,晋王抵达高丽,这高丽依旧自成一体,只不过换了一位王罢了。

既然无法阻止,不如想一想趁着这次高丽并入大明,他们能获得什么好处。

群臣中唯有李穑,依旧反对禅让,王昌只好让李穑先回家好好冷静冷静。

当日,王昌便昭告高丽,将王位禅让于大明晋王,高丽军政暂由杨帆来掌控。

杨帆掌控高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明军将南京附近的百姓全都给请到了开京外安顿下来。

然后召集百姓之中的耆老,对废除“田柴科制”一事大力推行,并且对长久以来百姓受到的欺压与剥削,全部登记造册,派出官员前往当地进行核查,一经发现,绝不容情!

王昌担忧杨帆的做法过于激进,引起暴乱。

不过事实证明,王昌的担忧是多余的,有明军百战百胜的武力坐镇,有当地百姓的鼎力支持,一切都非常顺利。

高丽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全境之内缉捕贪官污吏、废除“田柴科制”,比杨帆想象之中还要简单。

当然其中也产生了一些波折,却改变不了整个大局。

田柴科制废除,辽东与高丽正式通商,贪官污吏被扫除了一遍,高丽终于从混乱之中渐渐走上正轨,变化堪称日新月异。

洪武二十四年,除夕前夜。

大明,应天。

天空中飘散着细碎的雪花,朱棡跪在武英殿前,梗着脖子不肯低头。

洪武皇帝朱元璋有些许风霜的眉毛抖了抖,道:“明日就是除夕夜,大好的日子你又闹腾什么?不去看望你母后,反而来找咱?”

入冬后,虽然有吕复从辽东送来的药滋补身体,但马皇后的身子依旧不好。

朱棡露出一抹悲色,道:“父皇,儿臣不想离开大明,不想去边陲之地,儿臣想留在父皇与母后身边服侍……”

朱元璋笑了,被朱棡的话语逗笑了,他瞪了朱棡一眼,说道:“你一年到头不在京城,如何服侍我们?杨帆出兵之前,咱召集你们兄弟入京,你当时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答应咱的?现在不想去了?!”

朱棡跪着往前蹭了蹭,开始诉苦道:“父皇,高丽太远了,从开京到应天来回都得几个月,而且儿臣的身子不好,去了那边水土不服怎么办?父皇,要不您让杨帆镇守高丽吧,他能打,又爱打仗,正好永镇高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