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继承了渚河东卫指挥使得位置,成就一定比他老爹李成善要高得多。
李成善拱手行礼,道:“杨大人,这事情下官代犬子应下了,请大人对这小兔崽子千万别客气,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李成善千恩万谢,杨帆与李成善又客套了两句,话锋一转,将话题拉到了今日的正事上来。
“纪纲,你去带着显忠去挑选件像样的宝刀,吾有事情与李大人谈。”
李显忠一听到有“宝刀”眼睛发亮,欢天喜地地跟随着纪纲离去。
待他们走远,李成善才说道:“大人,您召见下官来辽阳,究竟是为了什么事?”
杨帆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说道:“蒙古的瓦剌、鞑靼内斗,于杭爱山激战,本官已经决定抓住这次机会,西征!”
果然!李成善就猜到是为了这件事,他立刻表态,道:“成善愿意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杨帆起身与李成善来到地图前,地图上涵盖了辽东与永安都司。
杨帆轻声说道:“大军要西征,但有件事一直悬在本官的心中没有解决,此事不完成,就算是西征,本官也心里不安稳。”
说着,他看向李成善,道:“成善可愿意助本官,解决这桩麻烦,换辽东百年安宁?”
李成善的心猛地一跳,片刻之后李成善单膝跪地,道:“成善愿意为大人效命!万死不辞!”
杨帆搀扶着李成善起身,欣慰地说道:“吾得成善相助,如虎添翼!”
两人密谈了一个时辰,当李成善离开长安侯府的时候,他的神情复杂。
有痛苦,有兴奋,还有那么一丝愧疚,不过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展望。
李显忠把玩着手中的宝刀,爱不释手,见状,李成善轻声问李显忠道:“喜欢这把刀?”
李显忠猛点头,说道:“父亲,这柄雁翎刀可比咱族里的工匠的手艺好十倍!”
李成善目光复杂地看着宝刀,道:“是啊,大明的东西比咱族里的要好太多太多,这刀你收好了,以后好好地跟着杨大人学本事。”
李显忠抬起头,察觉出了父亲情绪的异样,道:“父亲,您没事吧?为何看起来不高兴?”
李成善挤出一抹笑意,说道:“为父哪有不高兴?为父很高兴,以后咱们李家的荣耀与希望,就在你身上了。”
李显忠不明白李成善话里面的深意,道:“父亲您正当春秋鼎盛,咱李家的荣耀哪轮得到我?”
李成善拍了拍李显忠的肩膀,没有多说,他很清楚,若是自己帮杨帆办成了那件大事,未来李家将与大明紧紧捆绑在一起,获得巨大的荣耀与富贵,但骂名绝对少不了,这一切由他李成善来背负就好。
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初。
辽东都指挥使司指挥使杨帆发布“告辽东军民书”,辽东军将西征,攻鞑靼。
辽东军会西征,很多人都知晓,不过这么快西征出乎了不少人的预料。
从辽东军征高丽归来,到今年七月,满打满算勉强相隔了两年的时间。
大军出征,军械、粮草等物资开始迅速运转,驻扎在辽东内的辽东军三大营,也开始准备起来,随时准备开拔。
永安都司,宁安。
明军将要西征的消息传到了永安都司,最兴奋的当属萨理彦所部的建州女真。
萨理彦府邸,萨理彦兴奋地来回踱步,道:“瓦剌与鞑靼打得好!哈哈哈!明军定是见到瓦剌、鞑靼交恶,才主动出击的!”
萨理彦曾经预测,明军最早也要明年才会动手,没想到今年便动手了。
萨理彦的亲信保儿奴摩拳擦掌,道:“首领,九部的人最近越发嚣张,完全不惧怕我们,是该给他们些颜色看看了!”
王鳅亦蠢蠢欲动,恨声道:“多隆、朱古礼、孔革那群家伙,仗着有杨帆撑腰,在长春耀武扬威,这次新仇旧怨一起算!”
萨理彦兴奋归兴奋,却没有丧失理智,道:“要动手需要寻个好理由,不可像上次那么蛮干,这样未来杨帆归来,也有办法挡住他。”
保儿奴觉得萨理彦这纯粹是多此一举,杨帆人若离开了辽东都司,他们为何还要顾及杨帆?
萨理彦的智囊完颜泽却摇了摇头,说道:“首领说得对,我们一定要师出有名,这样杨帆西征回来木已成舟,找不到理由对付我们。”
保儿奴白了完颜泽一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