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关灯
护眼
第175章 灵济宫大会开幕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nbsp;这些人就是大明官场的核心了,果然随着皇帝开口,不少官员都蠢蠢欲动起来。

    苏泽是在翰林院官员的队伍中的,他已经不需要在这种时候出风头了。

    但是对于那些在翰林苦熬的同僚们,此时都苦思冥想,想要在皇帝面前说出一番“高论”出来,吸引皇帝和阁部重臣的关注。

    苏泽看向自己的几位好友,罗万化表情淡然,显然没准备在这种时候出风头。

    张位和王家屏就蠢蠢欲动了,但是他们的观点和刚刚那些儒生差不多,如果提不出新的观点,那也很难让皇帝满意。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年轻的官员说道:“臣翰林院于慎行请奏。”

    苏泽看到一个年轻的官员从翰林队伍里出来,正是自己的同年于慎行。

    于慎行,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万历朝的阁老。

    苏泽也曾经想要拉于慎行来报馆,但是于慎行人如其名,从中了进士之后就非常低调,同年的聚会他一次都没有参加过,一直都低调得在翰林院中读书。

    于慎行也和苏泽一样,都是少年高中,十七岁就中举人,如今才二十四岁。

    看到年轻的翰林官员,隆庆皇帝脸上都带着笑意。

    神童在大明朝其实有一种类似于祥瑞的意思,那些能少年登科的进士,被视为国家文脉昌盛的标志。

    于慎行正冠说道:

    “陛下,前日苦兀入贡,贡使得沐王化而涕泪金殿。”

    “臣以为,使番邦蛮夷闻韶乐而知王道,见汉字而慕衣冠——这才是“黄河清,圣人出“的真义!”

    听到于慎行这么说,不少官员脸色都起了变化,而苏泽看向这位同年,又看着隆庆皇帝脸上的微笑,就知道于慎行这个发言让皇帝满意了。

    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果然不少啊。

    也难怪是日后能入阁的人,于慎行这段发言切中了皇帝的真意。

    果不其然,隆庆皇帝十分满意,给于慎行赐金元作为奖励。

    这下子众臣都明白了,原来这就是皇帝出题的目的啊。

    苏泽看向隆庆皇帝,这位皇帝在政治上的手腕其实相当不错。

    在灵济宫大会抛出题目,然后表扬于慎行,这就是一种公开的政治表态。

    而皇帝的表态,自然会让有心官员明白皇帝的心意,日后就会有官员顺着皇帝的心意行动。

    官僚集团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很多各怀心思的个体。

    苏泽想到了嘉靖皇帝,嘉靖就是利用官员之间的分歧,巧妙分化了文官群体,最终取得了大礼议的胜利。

    这比起和整个文官集团硬干的万历和崇祯,无疑手段高明多了。

    苏泽看向御座边上的小胖钧,只见这家伙对于灵济宫大会毫无兴趣,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不由微微叹气,这政治天赋果然没办法遗传。

    不过皇帝也是点到为止,风向只要释放出去就可以了,朝廷的政策转向也需要徐徐为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