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关灯
护眼
第200章 莫非王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外邦朝贡,确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皇帝来的。

    比如皇帝生日,朝鲜这些藩属国就会派出使者,名曰“贺寿使”,就是打着给皇帝过生日的旗号来朝贡的。

    皇太后生日,新皇帝登基,老皇帝驾崩,藩属国都会派遣使者。

    也正如苏泽所说的那样,番邦朝贡,还真是一种皇室内部事务。

    阁部和九卿重臣们,听了苏泽的比喻,也有些皱眉头。

    本来他们以为苏泽是要让皇帝承担所有的费用,但这个意思外朝还要承担不少?

    但是苏泽的比喻也没错,皇帝是君父,那臣下给皇帝办寿宴,好像也是合理的。

    只有内阁李春芳完全明白苏泽的意思。

    这不就和上元灯会一样吗?

    外朝负责好筹办灯会的事务,但是具体筹办的钱由皇帝自己出。

    内帑出钱,皇帝就会算账。

    那灯会也就成了皇帝出钱,与民同乐了。

    朝贡如果也这样,那皇帝在回赐礼物的时候也就不会大手大脚。

    而由外朝承担其他费用,在李春芳看来也不无不可。

    随着海贸日益昌盛,阁部重臣也都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

    再下西洋,重新绘制海图,联络曾经的藩属国,在李春芳看来也是一种跑马圈地。

    倭乱的教训在此,如果只是在陆地上防御,那东南这些经济繁荣的地区,根本经不起折腾。

    将海防前线推到海外,至少要了解大明周围的情况,在周围建立预警网络,这已经是阁部重臣的共识。

    那“再下西洋”也是外朝的事务,承担一点也是应该的。

    陈洪看到阁部九卿重臣纷纷闭嘴,就是知道外朝已经达成了共识。

    但是陈洪必须要问清楚,不能让朝贡变成赔本的买卖,才能回去向皇帝复命。

    于是他硬着头皮又问道:

    “苏翰林,回赐礼物关系陛下和朝堂里面,如果内帑负担不起岂不是失颜面于天下?”

    陈洪说完,重臣们纷纷向他投来不满的目光。

    可是他也没办法,如果不问清楚,他也没办法回去向皇帝交差。

    苏泽果然已经想好了对策,他说道:

    “苏某在奏疏中说了,要按照亲属重新厘定藩属国。”

    他举着手指说道:

    “一等藩属国,朝鲜琉球苦兀之属,视我大明为君父,礼贡朝贺不断的,陛下回以自由通商的赏赐,市舶税与我大明商船相当,藩属国民手持港口勘合,可通行大明。”

    “二等藩属国,礼敬我大明,陛下赐予通商之利,但市舶税加征之。除朝贡使臣外,不得擅自离开港口。”

    “三等藩属国,首鼠两端,虽敬大明,怀有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