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小瀛洲假山上种着几棵树,随着一阵秋风吹过,树叶飘落在湖面上。
申时行看着寂寥的秋景,对着苏泽说道:“其实在放榜前,元驭(王锡爵字)也拦了我,让我避嫌不要点张敬修解元。”
“可我本以为秉公无私,却差点连累师相,还差点连累元驭兄的前途。”
面对申时行的抱怨,苏泽也不知道怎么劝。
苏泽只能说道:
“汝默兄,官场中人,就是内阁宰辅,也少不了‘不由己’三个字。”
申时行点点头,他是科举状元,人情练达,这些道理又怎么会不明白,但撞上现实大山后,还是刷新了他的想法。
申时行看向苏泽说道:
“子霖兄,我想要外任。”
“啊?”
苏泽疑惑的看向申时行,状元及第、翰林庶吉士、詹事府和礼部官员,申时行每一步都走在大明官员最羡慕的位置上。
按照这个趋势,申时行入阁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京师普通官员都畏惧外任,不想要离开京师,申时行却要主动离开京师。
苏泽说道:
“汝默兄,可不要冲动啊。”
申时行说道:
“子霖兄,这不是我冲动,而是思虑后的结果。”
“我朝阁部重臣自有青云之阶,不若唐宋宰辅要亲历州县之制。”
“师相和几位阁老,还有子霖兄都是天纵之才,国朝制度反而能让你们早登青云,但是对我这样的庸才来说,却不识基层之苦了。”
苏泽沉默了一下,你申时行都是庸才,那其他人是什么?
但是申时行萌生了要去地方任职的想法,苏泽大概也是支持的。
很多基层的问题,如果不是亲历是根本看不到的。
“既然汝默兄有了定计,那和嫂嫂说了吗?”
申时行说道:
“说了,等我离开京师后,家里就要托付子霖兄照料了。”
苏泽点头应下,两家是通家之好,就是申时行不说,苏泽也会照顾的。
但是申时行又面露难色说道:
“可我还有一事要请教子霖兄,外任哪里比较好?”
苏泽明白申时行的意思,他肯定不是为了捞好处要挑个肥缺,而是要选个能锻炼自己的位置。
苏泽也开始思考起来。
如今申时行的官位和自己一样,都是正五品。
京官外任一般要升三级的,也就是说外任的职位最高可以是从三品。
不过从三品也算是封疆大吏了,正常申时行这个级别外任,也就是知府这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