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关灯
护眼
第107章 铸币税!宏伟蓝图(4k)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就有大量的反对开港通商的大臣。

可为什么苏泽要这么做

北方的通航条件,其实本来就是不如南方的。

光是福建,就有泉州、福州这种天然的良港,这些都是宋代用了几百年的成熟港口。

广东也有大量的优良港口,这些港口也都在繁华的航道上。

就是往北一点,宁波和杭州,也都是成熟的良港。

而北方

辽东的港口冬季会结冰,而且辽东的局势也不是很稳定。

那就只有登莱了。

这里确实可以作为港口,但是就为了和倭国通商,有必要吗

苏泽自己就是苏州府人,他不提议在东南开港,却要在北方开港,这是为什么

难道就是为了平衡南北

那也不至于啊。

涂泽民疑惑的看向苏泽问道:

“敢问苏翰林,为什么要在北方开港”

苏泽欣赏的看向涂泽民,能够想到这个问题,说明这位涂抚台确实很懂经济了。

苏泽示意了一下徐渭,徐渭走到厅门窗边,确认没有人偷听后,苏泽这才说道:

“苏某要在北方开港,就是想要通过贸易,将白银掌握在朝廷手里,再用这些白银铸币!”

“铸币!”

苏泽向涂泽民问道:

“涂抚台,您在月港,没见过西夷的银币吗”

涂泽民连连点头说道:

“见过见过,西夷的银币还算是小巧精美,月港有商人直接用他们的银币做生意。”

苏泽则说道:“在苏某看来,朝廷要疏通钱法,用铜是不可能了。”

“自宋后,天下就乏铜,如今开采铜山铸币之耗,甚至要比铸出来的币还多。”

“而我中原自古以来就缺银,所以历朝历代都没有想过铸银币。”

苏泽眼睛一亮说道:

“但是现在不同了,月港海贸流入的白银之巨,涂抚台应该是清楚的吧!如果能将这些白银都铸币,天下银钱不通的难题就解开了!”

“等天下流通银钱,再征银改粮,就能府库充足,万民得安了!”

等到苏泽说完,在场的涂泽民和徐渭都被这宏伟蓝图给说动了!

没人不知道征银改粮的好,那不是天下间的银子不够吗!

既然不够,苏泽就提出了主动在北方开港,吸收外国的白银铸造成银币!

苏泽不是要开港,而是要开矿啊!

要将港口当做矿山,吸引海外的白银铸币!

这个看似疯狂的想法,涂泽民仔细思考了一下,竟然还真的可行!

因为他是大明朝,少数真正见过月港涌入的大量白银的官员。

涂泽民也明白了,为什么苏泽要选择在北方开港。

因为比起南方,在北方开港,朝廷才能更好的掌控港口。

苏泽看向涂泽民,知道自己已经说动了对方。

之所以耗费口舌,是因为苏泽虽然拿出了国策,但是也需要人执行。

曾经担任过福建巡抚,又亲自主持过月港开关的涂泽民,就是天赐的人选。

而苏泽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隆万时期,正是整个地球上白银产量暴增的时期。

中南美洲的金矿银矿,倭国的石见银矿,这些储量巨大又容易开采的银矿同时出现,再加上航海时代初步形成的国际贸易,让整个世界上的贵金属数量都暴增。

这个暴增,甚至在欧洲出现了通货膨胀。

掌握了美洲殖民地,一艘艘宝船往本土运输金银的西班牙王国,还因此数次破产!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大明,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没有之一。

大明的商品在全世界都畅销货,大明的商品只要运输出海,就有全世界的商人疯抢。

所以隆万期间,天量白银流入中国,也给张居正执行一条鞭法提供了条件。

但是张居正虽然进行了税制改革,却没有进行财政改革。

前世的苏泽,就是财政口的公务员,他深深知道,不进行财政改革的税制改革,其实不过是加强了政府的搜刮能力,到最后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发展。

而且张居正是一刀切的税制改革,也加速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而苏泽的计划,是通过白银流入这个机会,先进行一次彻底的财政改革。

铸造银币,疏通全国的货币流通,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税制改革。

这样的改革一旦完成,就可以彻底盘活大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