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关灯
护眼
第271章 李如松闹课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兵科要学习阵法操练,骑兵科要学习马术,而炮兵科则还要学习算学。

按照苏泽的本意,作为培养军官的专门学校,武监最重要就是军事课程。

现在沈鲤说武监的教官课程出问题,苏泽自然严肃起来。

沈鲤说道:

“武监生要么是勛贵之后,要么是卫所军官的继承人,他们看不起武监的教官。”

“而这些教官在前线是上阵杀敌的好汉,在京师也不过是普通军官,自然也不敢得罪这些生员。”

“特別是讲解军略的课程,我曾经偷偷听过,那些生员喧闹起鬨,而教官也只是照本宣科讲完就走。”

苏泽拍案道:

“岂有此理!”

苏泽也没想到,这帮武监生竟然这么桀驁,但是仔细想想也是,这帮人是大明这个体系的投胎优胜者,看得起戚继光麾下因为军功提拔的教官才怪。

苏泽一发怒,就连沈鲤也感到了压力,他本能的脖子一缩。

这怎么感觉像是遇到阁老震怒了

没想到苏子霖平日里和顏悦色,一旦动怒竟然如此骇人。

苏泽收敛起怒容,这才说道:

“仲化兄,你可知道带头闹事的生员是谁”

苏泽对学生十分了解,要让所有学生都在课堂起鬨,必然有几个带头闹事的“刺头”。

既然要整肃武监秩序,那自然要从这些刺头下手。

沈鲤说道:

“我也派人在武监打听了,带头闹事的是辽阳总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松。”

“李如松他爹不是没死吗”

按照武监的规矩,能来武监上课的,是勛贵家族没有继承权的儿子,或者是父亲去世,等著袭职的卫所军官子弟。

辽阳总兵还只是军职,算不上勛贵。

而李成梁又没死,他儿子怎么送到武监来了

沈鲤说道:

“子霖兄有所不知,上次李成梁在辽阳大捷后,陛下已经让他官復原职了。”

“陛下又给了赏赐,但是李成梁拒收这些赏赐,只是恳求陛下將他的长子李如松送来武监读书。”

“陛下听了很高兴,不仅仅给了李成梁加倍赏赐,也破格恩许他儿子李如松来武监读书。”

但仔细一想,李成梁果然是聪明人。

按照现在的规定,日后卫所军官要袭职,需要有武监的“学歷”。

既然这样,李成梁將长子送来武监镀金,那万一自己战死,长子就可以立刻袭爵,而不用再等著上完武监课程了。

另外李成梁大概也是看到了武监的潜力。

武监的监正是皇帝,副监是定国公徐文壁,教习长又是苏泽。

这都说明武监的层次极高,那送儿子来武监读书,也显得李成梁紧跟朝廷脚步,主动送儿子来学习进步。

只是李成梁似乎也对自己的儿子不了解,儿子和爹一样都是惹祸的,现在闹到了武监里来了。

“请仲化兄隨我一起去武监看看。”

既然问题已经出现了,那就要立刻解决问题,择日不如撞日,苏泽立刻就起身,拉著沈鲤前往武监。

这下子沈鲤也晕了,自己不是来向苏泽抱怨国子监的老师太少吗

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整顿武监了

而且苏泽就带著自己两个人去

难道这时候不是应该上奏朝廷,好歹也要將定国公拉上啊。

——

武监,骑兵科,兵法课。

今天是实战推演课,这是苏泽制定的课程,主要是对经典战役进行復盘,然后再从战爭的全过程回顾双方作战中的优缺点,最后总结经验和教训。

授课的是武监的教官,名叫陈亮,是戚继光麾下的一名百户。

不过陈亮也不是普通的百户,他一直担任戚继光的亲卫,早在戚继光在浙江抗倭的时候就已经追隨戚继光了。

陈亮本来是矿工,积累功劳才做了百户。

但是大明这种战功百户,除了到了戚继光俞大猷这个层次,都没办法世袭,所以讲台下的学员们,都看不起陈亮这个教官。

陈亮追隨戚继光抗倭,后来又因为胡宗宪的事情,亲眼看著戚继光坐了几年冷板凳,对於官场上的事情也看的清楚。

他也明白这些学员不是自己能够得罪的,所以乾脆装死,不管他们在

陈亮摊开自己准备好的教案,进入闹哄哄的教室,清了清嗓子开始讲道:

“今天讲的是先帝三十四年的陶宅之战,这是俞帅和戚帅一起打的,这次精骑突袭斩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