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没钱怎么当明星

关灯
护眼
第二百四十六章 怎么感觉剧情全错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员感慨,“是在参与一场仪式。”

    王曜听得认真,忽然问道:“有没有人反馈想亲自种一次药材?”

    会议室一静。

    “有!”客服主管翻出记录,“上个月就有七个用户留言,问能不能认养一株黄精或当归。”

    王曜眼中闪过光:“那就做。”

    一个月后,“本草共生计划”正式上线。首批开放1000个名额,用户支付99元即可在云南或四川的合作基地认养一株道地药材,配备专属摄像头24小时直播生长过程,成熟后还可选择制成定制产品寄回。报名通道开启十分钟,名额抢空。第二批扩容至五千,仍供不应求。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许多城市白领开始以“认养”作为礼物送给亲友。“送口红会过时,送一朵正在生长的当归花,才叫浪漫。”一位上海女生在微博写道。话题#我在西南山区有棵草#迅速登上热搜。

    与此同时,内部研发也迎来突破。

    那天清晨,首席科学家李铮冲进王曜办公室,手里攥着一份检测报告,声音发颤:“找到了!那个能稳定激活毛囊干细胞的小分子复合物,我们从皂角苷D和川芎嗪的协同作用中分离出来了!命名S-CX1!”

    王曜接过报告,指尖微微用力。他知道,这意味着防脱领域将迎来一次真正的技术跃迁??不再是简单抑制DHT激素,而是真正唤醒头皮的自我修复能力。

    “动物实验呢?”

    “三个月追踪,脱发模型小鼠毛发生长密度提升68%,无任何毒副作用。”

    “人体临床呢?”

    “一期招募完成,志愿者全是公司员工家属,包括……”李铮压低声音,“你母亲。”

    王曜猛地抬头。

    “她听说试验缺老年组样本,主动报了名。”李铮递上一段视频。画面里,老太太坐在阳台藤椅上,头顶稀疏的白发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她笑着说:“我儿子做的东西,我不信谁信?再说,万一真长出黑头发,还能吓我孙子一跳。”

    王曜久久未语,眼眶微热。

    三个月后,临床一期结果公布:受试者平均毛发密度增长51.3%,瘙痒、头屑等症状改善率达92%。消息传出当日,纳斯达克上市的某美国生发科技公司股价暴跌17%。

    王曜却没急着推出新品。他召集研发、法务、传播团队,定下一个原则:“S-CX1不单独作为卖点宣传,而是融入青蘅记‘四季养护’体系,强调长期调理而非速效承诺。”

    “这不是保守,是敬畏。”他在内部邮件中写道,“当我们掌握改变身体的能力时,更要学会克制。”

    就在S-CX1研究成果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的同时,另一场风波悄然酝酿。

    某财经自媒体发布长文《巴王神话背后的资本迷局》,质疑其“阳光计划”实际补贴金额远低于宣传,部分合作农户年收入增长数据涉嫌夸大,并附上几张模糊的田间照片,称“所谓生态种植实为普通林地”。

    文章一夜之间刷屏,虽未引发大规模抵制,但信任裂痕已然显现。

    王曜没有第一时间回应。他让万玉带队重返南江,带着第三方审计机构与独立记者同行。七天后,他们带回一部纪录片《张婆婆的账本》。

    镜头里,老人翻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一页页记录着过去五年每笔收入支出。摄像机推近,数字清晰可见:2019年总收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