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关灯
护眼
第201章 穿越华夏古代,如何安全高效地当一名贪官?皇帝们惊怒万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大好机会

在赈`灾中捞钱,是一条十足的好路子。

克扣些许,只要不太过分,完全不会被发现。

【在华夏古代,天灾时有发生。】

【恰巧,你所在的州县突发暴雨,水灾已经不可避免。】

【既然灾情已经发生,那么作为父母官,你不可能看着百姓活活饿死,必须立刻把灾情上报给皇帝陛下,】

【在报灾文书中,你把灾情了事化小,小事化大。】【众所周知,灾情有轻有重。】

【灾情越严重,朝廷下发的赈济也就越丰厚,你捞钱的空间也就越广阔。】

【而在通信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一旦发生天灾,传递消息更是难上加难,灾情只能通过人逐级上报。】

【上层和下层之间的不透明,就是你伸手的保护伞,简直是大有可为。】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心中轻叹一声。

通信条件不发达,确实是一个问题。

信息传递不畅,极度缓慢,让朝廷无法及时准确的掌握地方的情况。

不仅是给地方官员贪腐带来便利,而且还让政令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达。“后世的手机、电话,运用到这方面,简直是神器!”

李世民再次感叹道。

“大唐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有可能发明制造出来这些东西吗?”要是大唐未来也有这些东西,拥有后世那般便利的通信条件。

那治理国家起来,无疑要更加容易。

起码,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能得到大大加强。

【为了在不逼流民造反的同时多捞钱,你学习明朝武将冒领军需的先进经验,统计捏造户口11451,有整有零,后世讽刺你:“青钱入手始书名,大半空名点鬼籍”。】

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看到这里,脸色一冷,冷哼:“大胆!找死!”

对于贪官污吏,他本身就极其厌恶。

这冒领军需犯下的罪,在老朱眼中则罪加一等,更是痛恨无比。“老大,回头让人好好查查,看看军中何人如此大胆?”

朱元璋开口对朱标说道:

后世之人只说是大明武将,也没说具体是大明哪个朝代。故而,他觉得有必要查查自己的手下将领。

“儿臣明白!”

朱标郑重无比地回道。

这天下,终究还是他要接手的,而朱标自己同样无法容忍这种行为。

【你还不算最狠的。】

【乾隆十年的准安阜宁县官员,就曾在黄河决口时,凭空捏造三万两千口人,人血馒头吃了个盆满钵满。】

【这就是乾隆的盛世,请问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盛世啊?这是生生又逝逝。】大清位面。

乾隆看着天幕中那个“三万两千”的巨大数字,气得手都在哆嗦:“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虚报了这么多人,这得骗了他多少银子?

即便灾民每天的口粮标准极低,但架不住这人多!乾隆想起自己的内库钱粮,心都在滴血。

“这些贪官污吏,乱臣贼子,每一个都该死,该杀!”他语气中杀气腾腾。

这阜宁县官员,真是活腻歪了!

要不是天幕揭露,说不定还真被瞒过去了!

【当然。】

【朝廷肯定不会听信你的一面之词,必然会派遣官员勘察核实。】

【在华夏古代,官府虽然规定:地方遇灾,查灾官员必须亲临灾区,核查田地灾情、换家挨户访查灾民。】

【但你也知道,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封建主义战士,怎么可能愿意亲临现场呢?】【大部分都是派遣手下小吏前往勘探。】

【就算真的有官员下乡,也好办。】

【你就用银子尝试贿赂他,或者干脆把他拉上战车,共同分赃。】【一般来说,到这一步就行了,没有人会不识时务。】

【你看嘉庆十三年,勘察官员李航昌不愿同流合污被活活毒死。】弹幕飞出:

“其实不是直接毒死的,山阳知县王伸汉先是买通李毓昌的三个仆人,将投下毒茶水给李航昌喝,致李腹痛吐血,然后用丝带将其勒死。”

“哎,前后去山阳勘察的官员有十个,唯有李毓昌不肯接受贿`赂,然后他就被弄死了。

“想起懂王派人去查阿富汉的军费了,去了几次,全部坠机,一个都没活!看来古往今来都一样,鹰酱也快变成下一个大清了!”

大清嘉庆位面十三年。山阳。

一个村庄中。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