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玲珑塔下的爱情

关灯
护眼
第21章 正义与善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个子乞丐笑着说:“不用客气,要是不嫌俺们,那以后我们都是朋友。以后有什么麻烦,都可以到前边废弃楼那找俺们。”

石添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今天是遇到了贵人。

石添回到家,躺在床上,脑海中像过电影般不断回放着这几天的经历。老王有着体面的工作、优厚的待遇,本应珍惜生活,却因贪婪和私欲,做出作奸犯科之事,丝毫不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而那些流浪的孩子,虽然身处困境、无家可归,却怀揣着善良与侠义之心。

这两者之间的对比是如此鲜明。老王在利益的驱使下迷失了自我,不惜牺牲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而那些流浪的孩子,在艰难的生活中,依然坚守着善良和正义。

石添深深感受到社会的复杂和人心的难测。他不禁思考,为什么老王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什么那些流浪的孩子能保持善良和正义?这些问题让他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周六清晨,石添早早出门前往马家堡市场。他在市场里穿梭,挑选着水果、馒头、熟食等,满满地装了两大袋子。随后,他拎着袋子朝四路通的废弃楼走去,亲自去感谢一下昨晚小乞丐们对他的仗义相救。

当石添抵达目的地,眼前的景象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六层小楼,从门口残破的招牌能看出,这里曾是个宾馆。楼前杂草丛生,似乎已经废弃了好多年。

石添小心翼翼地走进楼内,发现里面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他沿着楼梯往上走,发现每一层都有一些破旧的房间。有的房间门敞开着,里面摆放着一些破旧的家具,石添一层一层地寻找。

石添顺着楼梯来到五楼,刚踏上楼梯,便听到了一阵说话声。他循声而去,来到一个房间门口。只见昨天那个小乞丐正和一个年纪相仿的孩子,拿着一本破旧的故事书看得入神。而大个子和另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正躺在墙角一张破旧的床上睡觉。

小乞丐一抬头,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石添,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热情地将石添迎进房间,说道:“哥哥,你来了!快进来坐。”

石添笑着走进房间,把手里的两袋食物放在一旁,说道:“我给你们带了些吃的,你们快尝尝。”

小乞丐和那个孩子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兴奋地围了过来。小乞丐伸出小脏手从熟食袋里拿起一个鸡腿,咬了一口,开心地说:“哥哥,鸡腿真好吃!”

石添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怜惜。他说道:“慢点吃,别噎着。”

这时,大个子醒了过来,看到石添后,连忙起身说道:“兄弟,你来了啊!快坐。”他指了指他刚刚睡过的那张脏兮兮的床。

说着,旁边的小乞丐从破旧的茶几上拿了一叠报纸,跑过来,把报纸摊开,垫到了床上,对石添说:“哥哥,坐,放心吧,这些报纸都是刚从门口报亭捡来的,很干净!”

石添笑着点点头,说道:“你们这里条件这么艰苦,为什么不找个地方好好生活呢?”

大个子叹了口气,用浓重的河南口音说了起来,原来大个子名叫陈宇,比石添年长一岁,他的人生充满了苦难。

陈宇出生在河南南阳的农村,父母都是乡村教师。原本一家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也其乐融融。然而,在他十岁那年,父亲突然患病离世,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母亲日夜操劳,身体也渐渐垮了。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宇不得不辍学,跟着村里的人外出打工。他四处奔波,做过各种体力活,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后来,母亲也因病去世,他彻底失去了依靠。

在一次打工的过程中,陈宇结识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带着他来到北京,原本以为能挣到钱,没想到却被工头卷走了所有的钱。身份证还被工头带走了,无奈之下只能四处流浪。

就这样,陈宇在北京流浪,只能靠乞讨和捡废品为生,跟他在一起的几个小兄弟,也跟陈宇的遭遇差不多,他们在一起互相依靠,互相照顾。

陈宇又和石添说起了小乞丐,他不是陈宇的亲兄弟,他的名字叫小湖北,至于姓什么,小湖北自己都记不得了,小湖北出生在湖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98年他五岁,村里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水泛滥,房屋被冲毁,庄稼也被淹没。小湖北的父母、亲人在这场灾难中都不幸离世,他父亲被大水冲走前,把小湖北艰难地放到一个飘着的木头上,而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