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

关灯
护眼
第276章 冬笋罐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蔬菜?”

王队长愣住了,“厂长,您没开玩笑吧?蔬菜罐头?那玩意儿,又软又烂,味道还怪,谁吃啊?”

“是啊,耀子,”赵铁军也想不通,“咱们要做高端,怎么能去做那种最低端的玩意儿?”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解。

在他们的认知里,蔬菜罐头,就是廉价和难吃的代名词。

张耀笑了。

“谁说蔬菜罐头,就一定是低端的?”

他看着众人,缓缓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陌生的词。

“我要做的,是竹笋罐头。”

“而且,是只有在冬天才有的,冬笋。”

冬笋?!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冬笋他们都知道,那是山里的珍品,味道鲜美脆嫩,是宴席上的上等菜。

可是,那东西娇贵无比,出了土,几个小时味道就变了。

做成罐头?

那还能吃吗?那又软又韧的口感,想想都倒胃口。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张耀看穿了他们的心思。

“传统的工艺,确实做不出好吃的竹笋罐头。但是,谁说,我们一定要用传统工艺?”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

“我不仅要把它做出来。”

“我还要让它,跟刚从土里挖出来的一样,鲜、香、脆、嫩!”

“我要让那些外国运动员,尝一尝,什么,才叫真正的,来自东方的山珍!”、

会议室里静了足足半分钟。

所有人都被张耀的话震住了。

让冬笋罐头保持鲜、香、脆、嫩?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厂长,我不是泼冷水。”

老会计推了推眼镜,脸上写满了怀疑。

“冬笋这东西,离开土不到半天就老了,纤维变粗,口感全毁。要是经过高温杀菌,那更是软得跟面条似的,哪还有什么脆嫩可言?”

“对啊,耀子。”

王队长也忧心忡忡。

“咱们做蘑菇罐头、黄桃罐头,那都是有成熟工艺的。可这冬笋……全国都没听说谁做成功过啊!”

赵铁军更直接,他急得直挠头。

“厂长,您是不是累坏了?要不咱先歇几天,缓缓?”

张耀没有生气。

他太清楚这些人的顾虑了。

在这个年代,罐头工业的技术水平,确实还很落后。

高温杀菌,几乎是唯一的保存手段。

而高温,正是所有脆嫩食材的克星。

“你们说的都对。”

张耀站起身,走到窗边。

透过玻璃,他能看到远处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

“传统工艺,确实做不出我要的冬笋罐头。”

他转过身,脸上的笑容,充满了自信。

“但是,谁规定,我们必须用传统工艺?”

“从现在开始,我给你们三天时间。”

“老会计,你去给我找全国最好的食品工程专家,不管花多少钱,把人给我请来!”

“王队长,你带人进山,给我找最好的冬笋产地,跟当地的笋农谈合作,我要最新鲜的冬笋,从挖出土到送进我们工厂,不能超过六个小时!”

“赵铁军,你去给我采购一批液氮设备,还有真空冷冻干燥机!”

液氮?

真空冷冻干燥机?

所有人都听懵了。

这都是什么玩意儿?

“厂长,那个……液氮是什么?”

赵铁军小心翼翼地问。

“现在不懂没关系,去问!去查!去学!”

张耀的声音陡然拔高。

“我们要做的,是别人没做过的事!”

“如果什么都等着别人教,那我们永远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吃土!”

“三天!我只给你们三天!”

“谁要是办不到,就别怪我不客气!”

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容不得半点商量。

所有人的脊背都挺直了。

他们从张耀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压力。

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兴奋。

跟着这样的厂长干,虽然累,虽然难,但是刺激啊!

“是!保证完成任务!”

众人齐声吼道。

……

三天后。

实验室里。

一台崭新的、闪着银白色金属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