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未说过自己喜欢桂花,可温向华一口便说了出来,可见以前在县衙,他没少观察自己。
明明就很喜欢她,以前还装的那么一本正经,这小子……
虽似埋怨,她脸上却全是甜蜜,原来向华哥那么早便将她放在了心上……
显然,这一关也顺利通过。
到了最关键也最热闹的一步,表弟和众人齐声起哄:
“才学有了,心意也真,那‘开门利市’可不能少!红包不多,诚意不足,我们可不放心把姐姐交给你!”
温向华笑着示意伴郎,将早已准备好的、用红纸包着的铜钱和碎银子,一包一包地从门缝下塞进去,嘴里说着吉祥话:
“小小利市,不成敬意!一包祝诸位身体康健,二包祝我们两家和睦,三包……还请诸位高抬贵手,快放我进去接新娘吧!”
里面的人一边抢红包,一边笑闹,气氛达到高潮。
最终,在欢声笑语中,王家大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满面春风的温向华终于见到了凤冠霞帔、头顶红盖头,由家人搀扶着等候他的王静娴。
两位新人对视一眼,温向华有些呆了。
红妆点染下的王静娴,明艳不可方物。她平日里的活泼烂漫,此刻皆被新嫁娘的羞怯与拘谨所取代,唯有那双望向温向华的眼眸,依旧亮如星辰,直直照进他心底。
他心潮涌动,几乎难以自持。
他终于娶到心爱的姑娘了。
一旁表弟见状,忙笑着上前打趣:“好了好了,姐夫快给红包!不然我可不背姐姐出门了!”
温向华恍然回神,一旁的温向北早已机灵地递上备好的厚厚红封。
表弟掂了掂分量,心满意足地笑着,这才利落地将王静娴稳稳背起。
一直强撑笑意的魏采薇,眼见女儿被背起,身影没入那顶象征离别的大红花轿时,眼眶骤然红了。
所有的不舍与回忆汹涌而至,泪水终究没能忍住,无声滚落。
她的女儿,她相依为命多年的心头肉,今日是真的要离开了。
周遭魏家女眷们也适时响起一片低泣声,将“哭嫁”的习俗演绎得真切而圆满。
“去吧。”魏采薇深吸一口气,转向恭敬行礼的温向华,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望你二人今后夫妻和顺,百年偕老。”
她目光深深,千言万语都凝在这句叮嘱里。
只愿女儿此去,能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莫要重蹈她的覆辙。
花轿内的王静娴,将母亲哽咽的叮嘱听得真切,心中霎时酸楚难当。
母亲刚与父亲和离,正是孤寂之时,自己却要离家……
往后山高水长,想见一面该何等的难!思及此,她再也抑制不住,眼泪成串落下。
温向华将母女二人的悲伤看在眼里,他正了正衣冠,在众目睽睽之下,对着魏采薇深深一揖,声音沉稳的让人对他自然而然生出几分信任:
“岳母大人放心。小婿在此立誓,此生必当珍视静娴,不负她今日托付。我会待她如珠如宝,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魏采薇看着他眼中的真诚,心中稍慰,却怕再看下去自己会彻底心软,猛地扭过头,挥了挥手,语气刻意带上了几分决绝:“快走吧!莫误了吉时!”
她以此快刀斩乱麻,既断女儿的牵挂,也断自己的不舍。
迎亲队伍终于在一片吹打与哭泣声中缓缓启程。
迎亲队伍接过新娘,朝着来时相反的另一条路,一路吹打弹唱,唢呐声不绝于耳。
因为迎亲路线忌走回头路,寓意夫妻婚姻之路永不回头,一心向前。
恰巧这条路就要经过王员外府。
王允正和王嘉天母子用着早饭,听到外面唢呐震天,王允皱眉,放下手中的粥碗,“外面是谁,如此吵闹!”
管家低声说道:“老爷,是、是大小姐。”
王允的手一僵。
叶氏那贱人不是说要和她们退亲吗?怎么亲事没退,反而还成了?
他将碗狠狠摔在了桌子上,这贱人,居然耍他!
柳氏吓得一哆嗦,赶紧拍着他的背劝:\"老爷别生气了,那叶氏分明是和魏采薇串通好,故意演这出戏来气您的。您越生气,她们越得意,咱们可不能上当啊。\"
\"再说了,咱们用大小姐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