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比出一根手指。
王周氏瞬间明白,这是要分润一成纯利,她略一思忖,便微微颔首同意。
得到婆母首肯,林望舒从容道:
“若三婶只担名头并负责跑腿联络,那么,商队从南边运回的货物,可按我们购入的原价,优先售予三婶家铺面;三婶家要运往南边的货物,商队亦可按您定的价格和模式代为出售,只收取少许运费。此为第一种。”
望舒停顿一下,看着三婶迫切的眼神才又继续道:“第二种,三婶若愿意合股,可投入五股成本占股一成,只要商队开始盈利,每年结算,三婶可占商队全年分红一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章巧绘蓝图动芳心(第2/2页)
一成分红,方才那“三千两”的数字还在王孟氏脑中盘旋,即便打个对折,一成也是一百五十两,若真能达到三千两,那可就是三百两。
这还只是一趟的利润,她只需要投入入股成本的一半,再动用些人脉和精力,这可比从商队那里拿货便利多了,别人的商队如果不盯着,可能拿的就是滞销的东西。
王孟氏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脸上不自觉已带了笑意,先前那点犹豫一扫而空。
她强压着激动,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缓了缓才道:
“望舒啊,你这番筹划,着实周到。这个事我看应该能做。不过,终究不是小事,容我回去与你三叔商量一下。你们这边,不妨先拟个详细的章程,立个契书的草稿。届时我们两边再细谈,各自找个见证人,把事情敲定下来。”
“这是自然。”林望舒含笑应下。
送走脚步明显轻快了几分的王孟氏,林望舒与王周氏相视一笑,心中皆是一松。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她们的预料。
当林望舒将拟好的章程和契书草稿,并请求安平郡主作为己方见证人的想法禀明时,郡主仔细翻阅了那厚厚一叠文书,眼中掠过赞赏,却并未立刻答应。
她放下文书,看向林望舒,语气带着一丝玩味与探究:“望舒,你这盘棋下得不错。只是,你为何只想着让本宫做个见证人,却没想过邀本宫也入一股呢?”
林望舒闻言一愣,她确实未曾想过拉郡主入股,只觉能请动她做靠山已是万幸。
她反应极快,立刻躬身道:“是望舒思虑不周,若堂祖母不弃,望舒愿从利润中分出一成,奉与堂祖母。”
“哈哈,”安平郡主爽朗一笑,打断了她,“你当本宫是贪图你这一成利润不成?”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院中景致,淡淡道:
“本宫既入股,自然要出本钱,出入北地这边的关节,本宫负责打通,沿途若有不开眼的,也可报上本宫名号。商队护卫,本宫亦可拨调几名好手充实。至于利润……”
她回眸,目光锐利,“本宫只要北地这边利润的两成,南边赚多少,都是你们婆媳与孟氏的,本宫分文不取。”
天上掉馅饼了,有郡主的名头、人脉和武力加入,商队在北地几乎可畅行无阻,安全系数大增,而代价仅仅是北地利润的两成。
林望舒心中大喜,连忙与王周氏一同拜谢。
安平郡主虚扶一下,语气转为严肃:
“先别急着谢。望舒,我来问你,如今你这商队,核心有几人?行商途中,驼马、车辆、伙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