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那年1985

关灯
护眼
第11章 都是舅姆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乐水乡,乔二娃饭馆的大名,那可谓人尽皆知。

上面有领导下来视察,中午的饭就给安排在这里,整上特色菜,吃得巴巴适适的,安逸得很。

乔二娃饭馆最是热闹的时候,就是逢场的时候,有不少人中午会在这吃上一顿,打个牙祭(吃顿好的)。

或者买上些卤肉回家。

平时的时候,乔二娃饭馆除了做乡里面的生意之外,就是打牌客来吃吃饭喝喝酒。

现在乡里头,打麻将的人还是少。

主要麻将比较贵,限制了其广泛的传播,特别在农村地区。

就像是网球和羽毛球,网球球拍得要几百元,而羽毛球球拍只需要十几二十就能买。

那么,谁更加有群众基础呢?

现在蜀川乡里头打牌,主要打长牌,就是一种纸牌,传说乃诸葛亮发明的,也不知道真假。

在蜀川很流行,基本上成年男子都会打。

过上些年,年轻人不打长牌,就剩下一群老头在打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娱乐方式。

乔二娃是懂得如何搞饭馆的,这不在靠窗的位置,用竹板给隔出来了几个隔间。

不隔音,但能隔绝人的视线,打造出来一个相对较为私密的空间。

吃饭谈事,倒也方便。

陈元庆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目光看向河里,河水静静的流淌,清澈见底,不见游鱼。

加固河岸的石堤长满青苔。

有青苔的地方,说明环境好。

在石头缝里面,还长着草,长得可茂盛了。

也不知道,营养到底从何处来?

难道能够吸纳天地间的灵气么?

陈元庆很好奇,长在石头上的草和树,到底怎么做到,长得那么好的。

“要我说,这顿饭就不用请。都是一家人,搞得这么客气做啥子!”杨启明看着上桌的卤牛肉、卤猪头肉和卤猪耳朵,陈元庆还点了水煮鱼、炖猪脚这些。

三个人,怎么的吃得完哦!

现在饭馆里面,份量是相当足的。

不像是以后,份量少得像是拿来喂猫的。

即使如此,居然还能吃不完!

是嘴叼了,还是胃变小了?

陈元庆:“关系再是亲近,也不能说把求人办事当做理所应当。该是有的礼节,还是得要尽到。”

关系近,那是杨启明和人家。

今天,他们宴请的,是乡信用社的一位职员。

此人也是杨启明姐姐的老公。

杨启明意外的看着陈元庆,性格比较“莽”的他,居然还能够说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话来,还真的令人刮目相看。

老话里,有着一种说法,叫做“开窍”。

看来,自己这个小舅子,是真的开窍了。

人都变得不一样了。

好事情啊!

“我出去看看,人来了没有!”

陈元庆:“顺便催下,菜也差不多该上了。”

现在已经六月初,温度高了,菜上得早点,也不会凉了。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月,等人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过了阵,杨启明引着一个人进来,陈元庆站起身来。

“庆哥子,今天什么情况啊,摆上这么一桌?”刘兴成进到包间,就笑着道。眼神,直接看向陈元庆。

杨启明想要找他办点什么事,肯定不会摆上这么一桌,这龟儿子也舍不得。

抠抠搜搜的,一点都不爽利。

一看就知道,自己这舅姆子就不是能发得了财的人。

想要发财,首先得要学会一件事,该花钱就得要花,抠抠搜搜算个什么事!

有上一段时间没见了,感觉陈元庆变化还挺大,以前陈元庆绝对不会给人一种精明的感觉。

陈元庆笑道起开酒瓶,给刘兴成倒上一杯:“成哥,摆这么一桌,自然是有事相求。来尝尝,这是我自己酿的酒,味道如何!”

这次找刘兴成,陈元庆想要通过他来贷款。

相比起去正儿八经的申请会面对各种的麻烦,走下关系之后,一切都会变得简便很多。

成事者,基本都七窍玲珑。

能够借助于周边一切有用条件来达成自己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