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地苍茫:天之高兮

关灯
护眼
第21章 辞旧迎新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是会被亲戚们冷嘲热讽。

“父王,最近“天罡”活动愈发猖獗,不少小辈惨遭刺杀。儿臣建议抽调部分天兵加大天域监管力度,以绝后患。”

“吾儿言之有理,可这天兵由谁来出?”

“儿臣建议由丁等末流分家出兵,若情况进一步恶化,即刻荡清贼寇。有功者,便可提升至丙等。”

天君首肯,天珣敬酒。礼毕,退场。

……

圣京的除夕要比天界任何一个城池仙境更加张灯结彩,其乐融融。不管在哪个角落,都能听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皇帝贵为“天子”,从早上开始就要祭太庙、社稷。在仪式中,皇帝需着衮冕礼服,行三跪九叩之礼,献玉帛、酒醴,诵读祝文,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再亲笔写下对天帝的祝福交予国师。由于国师遇刺,这项工作就交给下凡天仙接手。

正午,皇帝设百官宴于元和殿,教坊司安排乐舞、大戏,君臣同席。御膳房制作菜品多达百余道,皆取自两都十四洲经典菜品。临近黄昏时,宫内禁军扮演“驱疫神”,戴黄金四目面具,持戈扬盾,击鼓呼号,驱逐宫中“疫鬼”,有万骑出宫门之景。入夜,宫内各处点亮高悬大红灯笼。万寿宫宫门前立起“天灯”和“万寿灯”,灯上绘有神仙、花卉,缀以流苏,彻夜通明。殿前燃巨烛,焚沉香。圣京护国寺、报国寺撞钟一百零八声,寓意驱除“百八烦恼”。

皇帝设守岁宴于万寿宫,与皇后、嫔妃、宗亲、皇子公主共聚一堂。皇帝向皇后、太子赐玉如意,向宗亲赐金锞,嫔妃赐银镯,其余皇子公主得压岁钱。皇帝赐屠苏酒,依长幼次序饮毕,宴间禁谈政事,只叙天伦。

亥正时刻,皇帝离席,命太子代持守岁宴。

他去了一趟诏狱,去见他的“当朝首辅”。

新年旧岁交替之际,皇帝能从百忙之中抽出丁点时间亲自去见罪臣,胸襟气量属实罕见。其实他明白,徐恺之能从老父亲手中接过徐家扛起大梁,绝非尸位素餐之人。如果徐恺之真能效忠于朝廷,是他的一大幸事。

狱中,饱受折辱的徐恺之见到了他无比想见的男人,第一反应不是震惊,而是深深的恐惧。他不明白,那个男人怎会在今夜驾临此地。

“罪臣,叩见皇上!”

皇帝见这位昔日的外朝领袖,徐家的人中龙凤,他曾痛恨不已的肉中尖刺,如今变成这般失魂落魄,诚惶诚恐的模样。既不冷笑,也不讥讽,只轻飘飘道了一句:“你受苦了。”

皇帝见他低头,于是接着说:“京城有妖,不仅杀我国师,你家人也惨遭毒手。”

“什么!” 徐恺之猛抬头,却想到仰面视君这逾矩行径,赶紧将头按下。

“徐府上下一百一十六人,仅剩徐令闻、徐令仪二人。妖物行凶时他们在太平楼。回府之后,因惊厥过度而昏迷,至今未醒。朕派了太医日夜看护,你儿友人谢庚亭也守在他们身边寸步不离。”

心神尚未定,徐恺之随即以头抢地,道:“罪臣谢主隆恩!”

“朕下密旨处决谢玄瑛之时,你有何感想?”

徐恺之道:“罪臣认为他是罪有应得,也认为罪臣时日无多。”

“你能这么想,就说明你还有点良心。为魏臣,食魏禄,理当精忠报国。你这次因祸得福逃过一劫,朕也不好意思杀你了,希望你能记着朕说的话。”

皇帝背过身去,走向烟火气越来越浓重的出口。阴暗的石道里回荡着他的声音:“传朕口谕,徐恺之即刻官复原职,明日与百官一同上殿朝拜。”

徐恺之感激涕零,高呼一声“谢主隆恩”。

出诏狱回宫,一路上龙飞凤舞,火树银花,漫天烟火照亮归家来路。很久没有,不,是从未有过这种体验。从记事起,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再后来,便是执掌天下的皇帝。可他何曾在除夕佳节,在这宫外,欣赏过千家万户的星火繁花?

贵为国中君,亦为笼中雀。

此时此刻,姚修能无比羡慕他那个走过半个天下的儿子,他一定见过许多真心实意的温情时刻吧,结识过不少侠肝义胆之人吧,也一定明白老爹犯下了哪些过失吧。短暂羡慕过后,是无比惋惜。他给了他自由,可也夺走了他选择如何过完后半生的权利。是非对错,他已经不敢去想了。

车驾驶入宫门,她从黑暗中现身。

金刀护卫本能拔刀护驾,大太监轻松摆手表示无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