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关灯
护眼
第30章书童七步成诗,众脸连环受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刘老翰林的别院,今日冠盖云集。

    初夏的风带着荷塘的清香,拂过曲径回廊,

    却吹不散弥漫在亭台楼阁间的文雅之气与隐隐交锋的火药味。

    沭阳县有头有脸的才俊、士绅几乎齐聚于此,

    纱帽襕衫,羽扇纶巾,言笑晏晏间,

    目光却不时扫向入口,带着审视与比较。

    张诚今日可谓是志得意满,

    一身簇新的宝蓝色杭绸直裰,腰缠玉带,

    尽管肚腩将衣衫撑得紧绷,却努力挺着,仿佛如此便能彰显腹有诗书。

    他摇着一柄泥金折扇,扇面上是请人代笔的拙劣山水,迈着四方步,顾盼自雄。

    身后半步,苏惟瑾依旧是一身半旧青衣,

    低眉顺眼,仿佛融入了背景,

    唯有偶尔抬起的眼帘下,眸光冷静如冰,

    超频大脑无声记录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神态、衣着、谈吐,分析着潜在的盟友与敌人。

    他的目光掠过人群,看到了被几个寒门学子簇拥着的、面带忧色却强打精神的墨香斋陈老板;

    看到了不远处,孙志远被一众谄媚者围着,

    正高谈阔论,折扇指点,意气风发,

    偶尔瞥向张诚这边的目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轻蔑。

    他还注意到了坐在稍偏静处的赵教谕,

    以及他身旁那位戴着薄纱帷帽、身姿窈窕的少女——赵文萱。

    虽看不清全貌,但那沉静的气质,与周遭的浮华格格不入。

    诗会由刘老翰林亲自主持。

    老者须发皆白,精神矍铄,几句开场白温润却自带威严,瞬间压下了场中细微的嘈杂。

    很快,便进入了今日的正题

    ——以“咏志”为题,众才子即席赋诗。

    一时间,亭内诗声朗朗,或激昂,或沉郁,或引经据典,或直抒胸臆。

    水平参差,却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孙志远当仁不让,率先起身,他手持玉骨扇,踱步至亭中,略一沉吟,便朗声吟道: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唇?”

    诗毕,他微微昂首,目光扫视全场,尤其在张诚方向顿了顿,嘴角噙着一丝得意。

    此诗借古人言志,既显风骨,又暗合他自视甚高、不与俗流的心境,立时引来一片叫好与奉承。

    “孙公子此诗,志存高远,风骨凛然!”

    “不愧是我沭阳才俊之首!”

  &nb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