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做法成为了最可笑的笑话。
到底谁是文明,谁是野蛮,已经说不清了。
一般来说,越是英明的皇帝就越是想要独裁,因此就要压制对自己能够起到牵制作用的人和集团,比如君权相权之争,开国皇帝与功臣之争,再比如唐代以前的皇帝与门阀世族之争,但是,皇权是必须要有牵制的,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在宋代之后,世族是没有了,但宰相也是没了。即使皇帝再英明,一个人也是治理不了天下的,总得有人帮他,不用世族就得用文官官僚集团。但是,官僚们大都是出身于平民,相比起还有一定家国情怀和主人翁意识的门阀世族来说,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所以通常更加倾向于因循,面对入侵的异族强权往往不会选择坚决抵抗而是选择投降和臣服,其实这都是小民意识,根本没有撑起国家的情怀和能力。所以,宋代以后的东方大国就是因此而每况愈下、终至于无力回天。
而反观华夏初起之时的迅猛扩张,是基于分封制的。
这个世界也是同样,在上古末期诸王时代结束、大华王朝第一次把东土统一起来之后,历代东土王朝的地盘都是一直在扩张,从雍州加上关东一直扩张到了最大的范围,然后在进入近古时代、古门阀衰落、皇权对相权取得彻底的胜利、官僚集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就开始逐渐萎缩,西北七州、北方六州先后丢失,造成了难以言说的痛苦。
虽然古门阀对内也是有问题的,过度的土地兼并造成了王朝的周期性轮替,但在对外方面却是一直都没有含糊过。而官僚集团就不是了,虽然尚未造成蓝星上永嘉之乱和靖康之耻那样的不忍言之事,但国土越来越小却是事实。
而且,随着君主独裁愈加严重,这官僚集团在无法通过左右国家的前进方向以获取利益后,就只剩下了通过对底层民众的掠夺来满足自己的贪欲,让民众更加苦不堪言,这一点较之古门阀有过之而无不及。越是君主集权加剧,则官僚集团对于民众的盘剥压榨就越甚,这是一个奇怪的逻辑,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这就好像一个公司,以前的门阀世族都是股东,后来取消了所有股东,改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结果就是这些职业经理人对于公司根本没有忠诚度,对于员工也是只有压榨而丝毫没有怀柔。
在这种体制下,底层民众只能寄望于一位明君了,希望明君能够遏制官僚集团。
其实,寄望于明君圣君是一种极其可悲的无奈,代表着底层民众无法左右自身命运的悲哀。君权与官僚集团的共存与矛盾一直延续到非常近代的时期而永远都没有自我解决的办法,至于底层民众对于明君圣君的怀念甚至延续到了非常现代化的时代。
因为没有能力为自己争取发言权,所以才只能寄望于明君圣君。
现在看来,这个世界跟蓝星上的东方大国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虽然这里存在门阀世族,但这些所谓的门阀世族跟蓝星上唐代以前的世族是不同的,也跟这个世界上中古时期的门阀世族不同,因为这里的门阀世族其实更加合适的名字叫做“文官集团”或者“士绅阶层”,他们要想做官还得走科举程序,而不是唐代以前或者这里中古时期的举荐制,那些世族可以直接举荐自己的子侄族人甚至附庸去做官,所谓的世卿世禄。
所以,这里的门阀世族其实是基于官僚制度而形成的,甚至它的诞生与大夏开国时制定的限制土地兼并的国策有关,不能以个人的名义拥有更多土地、就只能以家族的名义来拥有。但不管是以个人的名义还是家族的名义,那些官僚其实依然是相当于蓝星上宋以后的书生官僚,同样都是缺乏家国情怀、有的只是小民意识,众多这样的官僚组成的官僚集团当然依然如是,所以这样的门阀世族缺乏蓝星上唐代之前的世族和这里的古门阀那样的家国情怀和开拓精神,对于国家社稷没有生死与共的情怀,更加看重的是个人的利益,因此主体上是倾向于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