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
王恺有些恼怒,“此事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哦?”
刘英忍不住嗤笑道,“还请王尚书说说,为什么就是两种事情?”
“难不成,贼人惹了你王尚书,你王尚书就可以严厉惩治贼人!
而贼人惹了咱大明,咱大明就该彰显大国气度,去礼待他们?”
“如此,咱大明是冤大头,可以随意被那些蛮夷贼国欺辱。
最后,他们只需道歉一番,就可以原谅他们了?”
“军师……陛下,微臣绝无此意!”
王恺一急,急忙朝着朱元璋解释道。
“好啦,好啦,咱知,你二人都为咱大明好,不必这般!”
朱元璋轻笑着说了句,便看向廖永忠与郭英两人。
“小廖,郭英,就按军师说的办,这些高丽贼人想要进来京师,就先收缴了他们的兵甲武器!”
“他们想来求和,就先摆出他们的求和态度来!”
“臣遵旨!”
廖永忠与郭英拱手应了一声,便快步退了出去。
朱元璋又看向李善长与刘英等人。
“雍泰,若高丽贼人真心想要乞和,咱大明又该如何对待?”
“高丽人真心?”
刘英便是轻笑一声,“回陛下,微臣并不相信高丽人会真心乞和。”
“现今,高丽国内,还是由蒙古人掌控,他们仍视咱大明为贼寇!
此事,从他们高丽人,毫不犹豫便偷袭大明大明水师与商贾,便可看的出。”
“另,咱大明派出问罪诏书,他们也弃之不理,非得咱大明水师,大败他们,他们才感到惊惧。”
“这些蛮夷小国,一向畏威不畏德。”
“微臣猜测,他们此次可能还会像是往日那般,假意乞和。”
“既然如此,那明日也不用给他们好脸色。”
朱元璋直接点头同意,他已经视高丽为大明封国,怎么能让高丽人乞和呢?
见此。
原本还准备说上一下见解的李善长,瞳孔一缩!
不对劲!
这位陛下,还有军师,对这些高丽使臣的态度,十分不对劲!
难不成,他们还想要派水师,从高丽身上,多咬下几块肉出来才行?
打死,李善长都想不到,朱元璋和刘英两个人的野心,还要更大。
但一旁,王恺身为礼部尚书,绝对不能让朱元璋听刘英的话。
因此,朱元璋刚说完,王恺便急忙站出来,满脸急切。
“陛下,万万不可啊!”
“高丽使臣,乃是一国之使,我大明当以礼相待。”
“《礼记》有云:柔远人则四方归之,高丽既遣使谢罪,我大明自当以礼相待。
若如军师所言,我大明以威对待高丽使臣,这事传出去,岂非让大明周边藩国都忧恐寒心?昔年唐太宗亦曾厚待新罗使节……”
“王尚书倒是熟读史书。”
刘英冷笑着打断王恺的话,“但王尚书可还记得,贞观十九年,高句丽是如何用缓兵之计拖延唐军,最后凭借安市城一城,让太宗饮恨辽东?”
“前朝,宋朝廷待契丹、女真以厚礼,岁赐钱帛,何止百万计?
结果,换来的却是靖康之耻。”
“现如今,王尚书还要劝陛下,对劫掠我商船、袭杀我水师之高丽贼人谈气度,不知王尚书是何居心?”
“军师莫要以莫须有罪名,来扣在下官头上!”
王恺心中一慌,连忙转身,朝着朱元璋解释道。
“陛下明鉴,微臣对大明忠心耿耿,绝没有让蛮夷欺压在我大明头上之意!”
“王爱卿莫要慌张,咱知晓王爱卿的忠心。”
朱元璋一脸笑呵呵的说着,“但,军师说的对,咱大明的仁德,只是对咱大明国民,是敬咱大明的藩国,去展现。”
“高丽这种蛮夷贼子,他还不配得到咱大明的仁德。”
“明日,诸位随咱一同召见这些高丽小贼!”
“喏!”
李善长王恺两人,都连忙应道。
朱元璋一言九鼎,纵使他二人现在还是满心疑惑,甚至是不甘,但也不能正面反驳朱元璋。
……
翌日。
奉天殿上。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殿内左右两侧,站满大明一众文武官员。
高丽正使,金昌手捧装有三颗东珠的漆盒,高声呼喊道:“高丽国使臣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