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布套),又从抽屉里拿出消毒过的摇铃——
那是他特意买的备用玩具,每天早上都会用酒精棉片擦一遍。宝妈坐下后,宝宝抓着摇铃“哗啦哗啦”玩,立马不哭了,最后她不仅买了连体服,还多拿了两双防滑袜:
“你这店让人心里踏实,连宝宝的小细节都想到了。”
王猛则是另一种“圈粉风格”,凭着一身实诚热络,成了附近孩子口中的“糖叔”。
上周二下午,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妞妞来买橡皮,掏钱包时不小心把五块钱掉进了货架缝——那缝只有两指宽,钱卡在最里面。
王猛蹲在地上,膝盖顶着货架底,一手用手机手电筒照,一手伸进去掏,指甲缝里蹭满了灰,连指关节都蹭红了,掏了整整十分钟才把钱抠出来。
妞妞急得眼眶通红,王猛把钱递她时,还从口袋里摸出颗橘子硬糖:
“丫头别哭,这是‘安慰奖’——你看这糖纸,印着小白兔呢。”那糖是他在批发市场门口的小卖部买的,十块钱一大袋,每次兜里都会揣几颗,遇到哭闹的孩子就给一颗。
还有次周六上午,一个小男孩赖在玩具区不肯走,哭着要消防车模型。他妈妈急得额头冒汗:
“家里都有三个了!”王猛见状,走过去蹲下来跟男孩说:
“小朋友,你看这消防车模型的轮子是橡胶的,能跑很远,但今天你要是跟妈妈回家,下次来我给你留个带云梯的,好不好?”
说着又摸出颗糖,男孩攥着糖,居然点点头跟妈妈走了。后来男孩妈妈特意来道谢,还买了两本作业本:“你比我还会哄孩子,以后买文具就来你这儿。”
熟客里,隔壁楼的张阿姨是“忠实粉丝”,每周三下午准来买袜子,雷打不动。
每次来,她都要捏着袜边搓上三下,再把袜子拉展了看袜尖的缝合处——那是无骨缝合的,没有凸起的线疙瘩。她总念叨:
“我家小孙子皮肤嫩,穿别的袜子总磨脚踝,上次穿你家的,在幼儿园跑了五天,脚踝没红印,袜底也没起球。”说着就会拿四双,两双白色两双浅蓝:“给孩子换着穿,脏了能及时洗。”
中心小学的李老师更是“带货达人”,隔三差五就带同事来。
上周四下午,她带了两位女老师来,进门就冲林凡和王猛笑:
“我跟她们说,买文具不用跑文具店,直接来‘笑笑宝贝屋’就行——你们看,连带刻度的三角板(边是圆弧形的,防扎手)、能擦得不留痕的魔笔(墨水是无毒的)、还有印着小猪佩奇的作业本(纸张是80克的,不容易破),这儿全齐了,省得我们跑第二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五章:平稳的日常(第2/2页)
最后三位老师买了五套三角板、三支魔笔、十本作业本,花了42块钱,走的时候还说:“下次让班里家长也来看看。”
店里的每处细节都透着安稳。墙上的营业执照装在透明塑封里,被阳光晒得边角泛着暖光,下面贴的“诚信经营商户”小奖状是上个月刘科长来检查时给的——
那奖状是红色底烫金字体,边缘还镶着细金边,林凡特意用图钉固定在营业执照旁边,生怕被风吹掉。
门口的两个干粉灭火器擦得锃亮,红色铁壳子上没有半点灰尘,白字“灭火器”三个大字像小灯笼似的醒目。
王猛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压力表,他还专门找了个小本子,每天检查完就打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