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导演从80末开始

关灯
护眼
第202章 交代(二合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万分不甘心,可转念一想罢了,为了卖这套房子他继续留在京城没有意义,而且一时半会真的找不到买家。

就算是三十方五千,也是目前出价最高的。

罢了!

他心里只得哀嘆一声,望著赵坤道:“您说”

“三十万零五千,我目前只能先付给你二十万,剩下的十万零五千,推迟三个月再付。你放心,肯定不会超过三月底。这一点可以在合同里明確。”

原来是分期付款,但李京龙还是有点不甘心。

“可我过了年就不在京城了。”

对於卖家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房,银货两讫。分期付款是最容易產生纠纷的,打官司这种事他想都不敢想,这年头作为一个湾湾最怕的就是大盖帽。

看他一脸犹豫的样子,赵坤只能耐心地解释道:“李总,抱歉啊,我目前在周转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想必你也知道,我今年拍了两部电影,暂时还未上映,

回收资金还需要一些时间。”

他话音刚落,赵晓丁就连忙道:“我可以证明,这两部电影我都参与拍摄了。而且这两部电影都已经明確参加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到时候只要海外版权一卖,钱自然就有了。”

正如赵坤之前猜测的那样,李京龙对赵坤也做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他今年拍了两部电影,还知道其中一部电影是在香港拍的。

至於是不是入围柏林电影节他不关心,只是说异道:“你们拍电影不都是公家的吗”

赵坤笑了笑道:“我们早就放开了对电影的投资,你刚才说的所谓公家,是指电影投资必须要和內地的製片厂合作。你们湾湾不是也投资我们的电影嘛,比如说张一谋导演的《代號美洲豹》。我目前的两部电影,我个人都有投资。”

李京龙这才瞭然,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话说到这份上,他就没啥可担心的了,对方好岁也算是公眾人物。十方零五千,说少不少,但说多也不算吧多,何况还有赵晓丁做担保。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李京龙终於点头道:“好,成交!”

二十方毕竟不是小数目,而且这年头饶是天子脚下,治安情况同样堪忧,为了安全起见双方乾脆约在银行见面。

巧合的是两人都是开户在中国银行,这样就简单了,交易完成,可以直接在柜檯划帐。

李京龙擬了一份买卖合同,赵坤仔细看了一遍,確实没啥陷阱之后,双方签字,各执一份。

其实这年头所谓的买卖合同在法律上的界定很不规范,只能算作是字据吧。

赵晓丁作为中间人也跟著签了字。

划帐完成后,几个人便直奔房管所。

当下还没有房產交易中心,就连房產交易中心的前身房產交易管理所都还未成立。

主要是因为这年头还是以福利分房为主,商品房才刚刚萌芽。

政策嘛,总是滯后的。

现在的房管所主要业务还是经租和调房,经租跟后世的房屋租赁差不多,就是房管所当个中间人,负责登记租赁双方的信息,唯一不同的是房管所会核实房主的租金收益。

调房则是这个时代人们改善住房条件最重要的手段。

所谓调房就是根据需求房子互换,视房子的具体情况给与对方適当的经济补偿。

因为这年头房子的產权大部分都是国家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私房,所以调房调的都是公家的房子,不涉及到房子的產权变更。

但赵坤买的是私房,情况大不相同,而且华侨公寓本就是外销房,加之卖主李京龙还是个湾湾,房管所一看这种情况,不得不谨慎对待,跟赵坤要了一堆的证明文件。

户口本、身份证、工作证、收入证明等等。

原本赵坤还想低调行事,这么弄,学校都知道他了三十多万,在华侨公寓买了一套一百六十多平米的大房子。

一时间传的满城风雨,尤其传到隔壁的北影厂,这单位本就为职工的住房问题搞的一地鸡毛,很多人的住房条件异常困难。

结果赵坤年纪轻轻的就买了这么大房子,大家看赵坤的目光都变的不一样了,真真是羡慕、嫉妒、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以至於赵坤原本打算请道具车间的老师傅帮忙装修房子打家具都不敢了。

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