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开创新题材
“哗哗哗!”
影片结束,主创们走到台上向观眾和嘉宾致谢,
这边首映不像在柏林时那么正规,大家都坐在座位上听主创们谈创作心得,然后记者採访啥的。
这里有人退场,有人看热闹,影评人们和记者一起走到台前。
香港圈子太小,都是熟人。
“赵导演,非常棒的电影!”
方保罗冲在第一个,很激动地和赵坤握手。
“谢谢!”
赵坤笑著客气。
这些所谓的香港影评人他上辈子大都认识,比如眼前的这位方保罗还在王学圻和张学友主演的电影《赤道》中有过客串。
包括舒琪、卢燕华等人,在未来三十年始终活跃在香港电影圈,而且他们的身份是多样了,除了影评人,还是编剧、导演,甚至是演员。
“陈师傅,没想到你做菜这么好!”舒琪乐呵呵地跟谷峰打趣。
“你懂的,有替身的啦。”
“凯拉,你演的非常好!”
“谢谢!”
惠英虹在回復时声音都有点硬咽了,明显带著苦涩和感嘆。
事业低谷,因全果写真遭到全港抵制,箇中酸楚,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同为女性的卢燕华还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至於今天首映最大咖的林清霞当然是衝著赵坤来的,这娘们丝毫不避讳现场记者的镜头,张开双臂和赵坤来了个拥抱。
“知道吗,我现在特別羡慕盖小姐,我真的好喜欢家倩这个角色。坤导,有机会可一定要合作哟。”
“青霞姐,这可是你说的,別到时不赏脸。”赵坤笑道。
刚刚他和林清霞是认识以来第一次拥抱,准备不足,靠的比较紧,对方那熟透了的身体真的是弹性十足。
“放心啦,肯定不会!”
这倒不是林小阿姨场面话,来港发展快八个年头了,可代表作寥寥。
儘管《滚滚红尘》让她拿了个金马影后,可昨天看了《穆稜河畔》她才知道,同样是东北题材的电影,《滚滚红尘》和《穆稜河畔》,这货比货得扔。
《滚滚红尘》所谓的爱情真的是太肤浅了,难怪人家能拿最佳导演奖。
赵坤倒是很清楚,林小阿姨也算是厚积薄发,只是还未到时候,大概从明年的《东方不败》开始,彻底奠定了她老干部的风格,之后的《鹿鼎记之神龙教》、《新龙门客栈》、《白髮魔女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等等,隨便拿出来一部都是代表作。
盖丽则傻傻地看著自己的偶像和赵坤谈笑风生,直到林清霞向她也张开双臂时,才一脸受宠若惊地和偶像拥抱。
在得到偶像的充分肯定之后,咧著嘴一个劲儿的傻笑。
徐风明显带著兴奋的神情,如果说刚开始她只是想试探的话,那么现在心里的天平已经向赵坤这边倾斜了。
“小说看过了吗”
“看完了。”
“感觉怎么样”
“我觉得如果要改编成剧本的话,可能幅度比较大。”赵坤沉吟道。
徐风突然意识到对方是创作型导演,《穆稜河畔》和《饮食男女》都是他自编自导的,忙又道:“那有时间聊聊,我把李碧华也约出来。”
“呢—有时间我先授一授,搭建一个框架给您看看。”
说实话,赵坤对《霸王別姬》的这位原作者有点排斥,主要是源自於小说中大篇幅地对人道洪流时期的描写。
总感觉有点不切实际,而且情绪大於理性。
想想也是,一个生於香港长於香港,从未经歷过这一段的女作家,仅凭道听途说,首先就不客观,强调暴力,流於表面,更多的是强调一群暴徒施加的迫害,却没有涉及到深层次问题,缺少对这一时期人性的刻画。
很简单,只要將自己脑海中的电影情节和小说做一下比较,高下立判。
所以,他並不需要和这位原作者交流什么。
“那太好了!”
徐风高兴的同时,也get到了赵坤的潜台词,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难免有些不解。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等看过剧本的框架再说。
好不容易等影评人和嘉宾打完招呼,记者们一哄而上,纷纷將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