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纯艺术路线,说白了,就是要电影家去拿奖。什么戛纳、威尼斯,什么金棕榈、金熊银熊,全拿一个遍,就象运动员拿金牌一样。
拿到了,中国电影就世界领先了,至于老百姓有没有电影看,谁去关心这种愚蠢的问题?
面子重要,表面的风光和“声誉”,当然比小民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来的重要――这就是“上面”对中国电影的要求。
君不见,世界所有电影节,只有金鸡奖才会出现两个影帝、两个佳导演的奇观,为什么呢?
不能光凭艺术啊,要讲觉悟的嘛。中国的电影节,理所当然的除了艺术成就高的电影之外,每年都要给“主旋律”留个席位。主旋律电影不拿奖,还谈什么艺术,中国特色嘛。
这种历史问题的形成,起自文革时期,影响至今。造成了中国电影市场今天极其恶劣的现状。
中国电影从开始申请准拍到后跟观众见面,从来就不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而是一个政治扯皮的过程。
首先是没有拍戏给老百姓看的电影家,“上面”的注意力都国家荣誉嘛;然后,即使是有电影看了,由于人为的增加了那些成本,票价又贵,中国老百姓大城市小康之家一两天的菜钱,还不够买张电影票,不用说象西方人那样周末全家出动去看电影了。
(p:这两章会涉及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令人气愤的社会现状,希望大家会感兴趣。如果觉得枯燥和闷,请书评区告诉我方便调整。手痛章节字数比较少,我量多发几章,歇一会马上再写一章^0^)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