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人!连齐老师你都算计,下地狱吧你!”
易青笑着弹起来躲开,拿起自己那杯咖啡道:“梁超伟的事就这么说了,你们安排好公司的事情就快去吧。至于梁佳辉,就交给我和李杜了,我们四个人比比看,看是谁先搞定。”
……
孙茹当初构想的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大房子,终究是没能搬进现实里来。一家影业公司年轻貌美的女总裁,如果跟自己地总经理以及演员部漂亮女主管三人同住,恐怕会成为当年脍炙人口地八卦猛料。
孙茹和易素后还是香港各自置办了自己的房子。都是中档地居屋,至于半山区的豪宅,那是等到大家功成名就之后地事了。
依依平时就和吴明玉、李佩佩、何风、罗纲他们一起住公司的宿舍里,趁着现香港名气还不是很大。跟后面的狗仔不多,有时也偷偷易素家里过个夜,每周回北京去看母亲。
易青和孙茹商量完事情,各自回到家里,孙茹和依依就收拾行装准备飞往北京请齐世龙老师出马。
罗纲和何风、李佩佩,这些天也不来公司,埋头家里研究剧本,准备拿出和这个戏匹配的摄影、录音方案来。
易青和李杜再一走,公司就几乎走空了。所以易青很多事情要交代,行政上有很多事情。不能都依靠宁倩华,人家毕竟不是公司的正式打工仔。
这一来二去。易青和李杜这头就耽搁了。孙茹和依依到北京的第三天一大早,孙茹就得意洋洋的挂电话来说,齐世龙老师已经主动提出,愿意来公司做一段时间的演员指寻,也答应了出面请梁超伟来演戏。
“什么?我们?我们不急……”易青电话里笑嘻嘻的道:“俗话说,笨鸟才先飞。我和李杜这种智慧型的人,跟你们这种勤能补拙地不一样。我们你们回来之前随便找一天联系一下梁佳辉的经纪人就行。”
跟孙茹打情骂俏了一番之后,易青意犹未地放下电话,赶紧又给李杜打了一个。李杜来香港后一直住酒店,此时正兰桂坊喝酒吊马子享受性福大事,接到易青的电话后懒洋洋的道:“知道了……
……
易青这么有把握,纯粹是出于对李杜那个剧本的信心。
因为梁佳辉这个人是个艺痴,尤其是戏痴,这圈子里是出了名的。
梁佳辉年轻的时候,因为没工开摆过地摊。经历过漫长的人生低谷,但是他芸芸香港明星中,尤其这个惟利是图地纯商业电影月中。一直是个异类。
他虽然有过若干个影帝头衔,也拿过不少次千八百万的巨额片酬;但是,只要剧本好、戏好或者导演好、对手好,十几万人民币一场的话剧舞台剧他也会接。
当年有部主旋律影片叫《太行山上》找他,仅仅是为了体验传统规范化的大陆主旋律电影拍摄流程,他居然向拍摄方提出了“零片酬”,当时整个典论为之哗然。大家当然都知道以梁佳辉的声望根本无须用这种噱头来炒作,但是仍然有人说,他是不是疯了。
其实梁佳辉先生,用他自己电影学院和《艺术人生》栏目接受访问时都重复说过的那句话来说,就是“一生致力于用自己的灵魂来演绎别人的人生:——这样一个艺术家的心,那些把他看做是普通港台明星地人,又怎么可能了解呢?
第二天,易青和李杜到公司之后,两人就碰头一起影印了份剧本,准备联系梁佳辉。
香港,一家的电影公司成立后,很自然就会有一些经纪公司,互相将艺人们、巨星们的经纪人电话或者本人工作电话地号码送到这家公司来——这点比起大陆圈子的口口相传,各凭人际人情可强多了。
易青和李杜拨通了梁佳辉的经纪人电话,刚说明了来意,对方立刻冷冰冰的道:“一千五百万开始起价,你们管商量一下,能满足我们的片酬要求,再来谈细节。”
说着啪的一声挂掉了电话。
易青放下电话,向李杜耸了耸肩,娱乐月里的经纪人,几乎个个是扑克牌面孔,接电话是冷过电脑客服程序。
没办法,也许他们认为不这样就无法保证艺人的权利和收入。
梁佳辉的这个经纪人所用的,不过是圈里人惯常用的一种侃价手法,说是这样说,但是其实就已经表示可以谈一谈了。
怕的就是听到诸如“对不起,梁先生没有档期”,或者“对不起,梁先生近身体不好,正做治疗”;又或者“梁先生国外渡假”——如果得到的是这些回答,就表示投资方要自己知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