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官人姓名,想来也是这戊字堡有头有脸的人物。”
许阳抱拳笑道。
“在下许阳。”
听到这名字,贾旭一惊连忙起身道。
“原来您就是许校尉!竟然如此年轻?!”
贾旭也是没想到在辽州威名赫赫的折冲校尉竟然是一个年不过双十的人。
许阳淡然一笑。
“不过些许名声而已不足挂齿。”
言罢,许阳望着贾旭,目光灼灼。
许阳已经观察贾旭一天了,他所写的婚书也都看过,绝对是一个文采斐然之辈。
此等人才在辽州这等边疆之地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而眼下自己就是缺少一些文官帮自己出谋划策,所以眼前的贾旭就是不二的人选。
不仅有才,而且从刚才藏馒头的举动也能看出更是一个有情之辈。
故而,许阳拱手道。
“先生,今日之事,你也见到了。”
“让戍边的将士有所依,让流离的百姓有所归,让有情人能成眷属,这便是许某之追求。”
“然一人之力终究有限,想让这天下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脸上都能露出如他们今日一般的笑容,不必再受战乱流离之苦,不必再忍饥寒交迫之痛,非一朝一夕,一人一地可以做到。”
“故而今日,在下想请先生留下,助我一臂之力,共同图此业。”
许阳的话语之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空泛的许诺,有的只是真情实感和最直接的邀约。
正所谓真诚永远都是必杀技!
望着许阳脸上那毫无遮掩的驰骋和那看似遥不可及却令人心潮澎湃的志向,一瞬间让贾旭这颗沉寂的心再次跟着躁动了起来。
治国修身平天下!这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而现如今这样一个机会摆在你的面前,谁又会拒绝!
此刻的贾旭已经是处于人生的谷底,现在无论向哪走都是向上!
一念至此,贾旭立刻整理了一下身上有些褶皱的衣袍,拂去手上的馒头屑,而后整理好自己的衣冠,郑重其事的向着许阳拱手,行礼。
再抬头,贾旭眼神之中的疲惫,审视乃至于那最后一丝的不适,尽数退散而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决然的目光。
“在下,一介落魄书生,蒙校尉不弃,一饭之恩,知遇之情,铭感五内。”
“校尉之志,光风霁月,心系黎庶,乃真豪杰所为!”
“若校尉不嫌贾旭才疏学浅,在下,愿效绵薄之力,追随校尉,共图大业!”
闻听此言,许阳的脸上露出欣然的笑意,上前一步扶起贾旭道。
“今日得先生之助,如虎添翼也。”
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