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关灯
护眼
第九十四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广播室的门被推开,冷风灌进来,灯泡晃了晃,白光里浮着细小的灰尘。

几位高年级正聚在一起,见阮时苒进来,神色微妙。

“来了正好。”

“今晚的播报,你来。”

阮时苒一怔。

晚间播报——那可是全校都在听的黄金时段,学生吃完饭,老师巡查,广播声会穿过每一栋宿舍楼。

一旦出错,丢脸不是小范围,而是整个校园。

学姐笑吟吟地把稿子递过来,语气却带着冷意:“苒子,你不是挺会改稿子吗?这次稿子,不许改一个字。”

阮时苒低头一看,心口一沉。

稿子冗长,句子拖沓,连标点都乱七八糟。

这种文字念出来,不但容易卡壳,还会让人听得发闷。

显然,这是明摆着的刁难。

旁边有人阴阳怪气:“不敢就说不敢,别耽误大家时间。”

另一人笑:“是啊,不行就换人,省得丢人。”

阮时苒抿紧唇,手心汗意涌出。

她没有推脱,只点了点头:“我来。”

学姐挑眉:“记住,不许改字。”

夜幕渐渐落下,校园一片静。

广播室里,红灯亮起的瞬间,空气骤然紧绷。

耳机里传来自己的呼吸声,稿纸在指尖颤抖。

第一句话念出来,她就感到节奏磕绊。

字句拖沓,声音听得出僵硬。

耳机里甚至传回一丝窃笑——有人故意没关掉旁路,想听她当场出丑。

心口猛地一紧。

就在要卡壳的那一瞬间,她忽然抬头,看见窗外的夜色。

校园里宿舍楼灯火点点,学生们的身影从窗口掠过,像一双双眼睛。

她心底忽然涌起一股倔强:她不能让他们失望。

阮时苒猛地压住慌乱,声线一沉,强行拉紧节奏。

她没有改字,却用停顿和重音,把冗长的句子拆开,一点点咬出清晰的节奏。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劳动虽辛苦,但正因为辛苦,我们才知道肩上的责任。

这一代人,走得是硬路,可正因如此,脚下才更稳。”

声音透过广播扩散开,落进每栋宿舍楼。

原本昏昏欲睡的同学们不由抬头,听得入神。

广播结束的瞬间,校园安静了一拍,随即走廊里传来零星的掌声和喊声。

“刚才是谁播的?听得心里热。”

“是新来的女生吧?声音真稳。”

“比以前那几个老播音员有劲。”

话声一层层传进广播室。

几位高年级脸色难看极了。

学姐勉强一笑,话里带刺:“运气好,没出错。”

阮时苒把稿子放下,语气平静:“不是运气,是练过。”

一句话,干净利落。

学姐的笑僵在脸上,其他人也说不出话。

走出广播室,夜风扑面,冷得刺骨。

可阮时苒只觉得胸口滚烫。

今晚,她又一次扛了下来。

楼下,宋斯年正靠在树下,身影被月光拉得修长。

见她走下来,他抬眼,目光静静落过来。

阮时苒心口一颤,声音低哑:“我念完了。”

宋斯年淡淡一笑,眼底却有不易察觉的骄傲:“我听见了。”

十一月初,北风像刀子一样刮过校园。

树叶哗啦啦往下掉,地上铺了一层黄。

就在这个时节,学校忽然贴出一张大红纸:

“冬季运动会,全校集体参加。”

一石激起千层浪。

操场上顿时炸开了锅。

“天这么冷,还要跑?”

“这不是折腾人嘛。”

“运动会可不是玩笑,班级得有代表,不行也得上。”

分项目时,阮时苒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女子800米”和“广播员解说”两栏。

一瞬间,议论声四起。

“她怎么什么都有?”

“广播员还好,跑步?她能行?”

“笑话,八百米能跑下来吗?”

声音此起彼伏,带着冷意和怀疑。

阮时苒拿着名单,心里咯噔一下。

她从小没受过正规训练,下乡时干过农活,可真要跑八百米,还要在全校人面前……

光想,就能感觉到脚底发虚。

正犹豫时,宋斯年的名字出现在“男子1500米”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