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关灯
护眼
第九十六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欠”的清单。谁给她一张饭票,谁让她抄过一次讲义,谁借她车,谁帮她去过趟邮局。她都记。每一条后面,有“已还”“待还”。

她把本子打开,用指节点了点靠上一行:“顾孟舟——借车、借信。‘欠一人情’,待还。备注:公开还。谁来看都一样。”

她抬头,眼神扫过人群:“今天,我当着大家把这条划掉。你要我还,就还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在接下来三天之内,选一件正当的事,公开说出来。比如跑腿、代班、抄表。你来指,我来做。三天后,这张纸,两清。你要把它再拿来堵我嘴,我就去院办把这件事说上墙。”

走廊里安了一瞬。

有人忍不住“噗”一声笑出来:“抄表?”

“跑腿?”

“这回好玩——”

顾孟舟的脸色一寸一寸冷下去。

“苒子,你跟我玩词?”

“不是玩。”她盯着他,“是还账。正当——你刚才也说了,是‘人情’。不是别的。”

周围有人点头:“对,人情是人情。”

“说清楚就行。”

顾孟舟那只手忽地紧了紧,纸被他攥出折痕。

他眼底那点冷光突然沉了下去,像一枚石子沉进井底,“你要把我推到这一步?”

“不是推你。”阮时苒的声音压了又压,“是推开你这只手。”

她的视线落到他扣在她袖口的手。

他像是被烫到,一顿,收回。

“好。”他忽然笑,笑声低,带一丝阴。

“你要公开——那就公开。”

他从内兜里又摸出一张纸,慢悠悠晃了晃。

“你不是喜欢广播吗?那我们就去广播室。你当众念清‘两清’,我看看你敢不敢。”

人群“哗”一声,潮水一样往楼梯口涌。

“走走走!”

“去看!”

宋斯年想拦,“不用跟他走。”

“要。”阮时苒回头,眼神明亮,“走到光里。”

她把书塞给身旁张同学,空出手,往前走。

风从背后推她一把。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像鼓。

走到光里。

广播室门被推开,“哐”的一声撞在墙上。

室内冷,铁皮窗透风,话筒在灯下泛着旧亮。

高年级的学姐们一见人群眼睛都直了,“干什么?”

“借麦。”顾孟舟笑,“她要念个东西,让大家听听。”

学姐下意识要拦,可后面围的人太多。

“借一会儿,快的。”有人在后头喊。

“听个声明——就一会儿。”

阮时苒走过去,指尖扣住话筒底座的边。金属冰。

嗓子还疼。她看向宋斯年,宋斯年已把茶缸塞到她手边,“润一下。”

她抿一口,苦味爬满舌根。

她把纸摊开,不是顾孟舟那张,是自己的那本本子里撕下的一页,字一笔一划,稳。

红灯亮。

“同学们,中午好。”她声音不高,带一点沙,却清,“我,阮时苒。

广播内容之外,多占用一分钟。”

一片“嘘——”从走廊外涌进来,门口的人往里挤,鞋底磨地声像尘土刮玻璃。

“去年夏天,我借了一辆车、一封信。写过一张条,‘欠一人情’。

今天我当众报账。

‘人情’两个字,只对应正当事。我给出的方式:三天之内,对方可以提正当的要求,我如数完成。三天后,两清。

这张纸——不再是任何人的绳子。”

她停了停。

“我不欠身。也不欠心。我欠过帮忙。我会还。”

门口的起哄砸进来,又被这几个字按住。

学姐们互看一眼,有个原本爱看热闹的,竟不知不觉点了下头。

“念完了?”顾孟舟倚在门框,掌心弹那张纸,脖颈上的筋线一跳一跳,“念完——轮到我。”

他三步并两步走到话筒前,伸手就要夺。

宋斯年冷着脸移步挡在前。

“出去讲。”

“怕什么?”顾孟舟把话筒一掰,侧着脸,对准门外那片人,“同学们,我也只占一分钟。”

学姐差点没来得及拦。红灯还亮着。

顾孟舟笑着,“她说只欠正当事。行。那我提一个——跟我进城一趟。”

他顿住,目光从阮时苒脸上剜过,“你以前受我一回情,现在把时间还我。

<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