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山,又叫背大叶。
虽然人参长在广东,但大部分的放山人都不是土着。
放山人的祖师爷,被尊称老把头神的孙良就是山东莱阳人。
发现老埯子刻老兆就是孙良,孙老把头留下的规矩。
放山人一声棒槌,半生富贵,手持索拨棍,一头扎进莽莽苍苍的老林子里,和天挣命,与地争财,财来财去如流水,也没见哪个放山人真就凭着放山代代富贵,能吃的其棒槌的,还是人家起居高卧的老爷们......
老林家祖上也是山东人,烟台的。
不知道从哪一辈开始闯关东,跟着人家参帮到了长白山放山。
放山挖参虽说又撮单棍的,但更多见的是拉帮伙的参帮。
参帮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二十个,但必须是单数,寓意以参补双。
参帮内部有明确的分工,灵魂人物当然是把头。
把头要精通山林走向,通晓天文地理,接山观景,叫棍敬神,抬参打包......
反正样样都得知晓,就连参帮里有人做个梦,他都得充当周公给解了!
除此之外,野外求生技能也得拉满点,更是要黑白两道通吃,才能处于绝对权威的位置,说一不二。
除了把头,参帮二把手叫边棍,也叫二把头,平时处理参帮的大小事务。
剩下的普通成员统一称为腰棍,放山的时候在把头和边棍的带领下,一字排开,如同拉大网一样搜索地面,也叫拉趟子。
放山通常在每年的五六七月份,山中林深树茂,哪怕两个放山人相隔几米都有可能看不到对方,特别容易迷路。
所以这时候索拨棍就派上了用场。
用索拨棍敲击树干,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平安棍,打点棍,麻达山棍,其复杂精妙的设计堪称放山人版本的摩斯密码。
老林家的祖宗敏而好学,很快学会了所有的放山本事,从一个普通的腰棍做起,最后成功当上了把头。
“我们老林家的全套放山本事,不是我吹,现在就没能比得上的!”
林老大一口气说这么多,就有些上气不接下气,脸色蜡黄。
林学平赶紧给他弄口水喝,“让我二哥说吧,大哥你歇会儿。”
林老二病恹恹的看弟弟一眼,“我也不想说。”
“哦,那我说。”
林学平脑子虽说有些受刺激,但对这些从小刻进骨子里的知识根本没影响。
“爷们儿,按照长白山放山人的老令儿,抬棒槌的第一步是开老爷府。”
“开老爷府?知道!”
杨大海顺手捡起三块石头,两竖一横,搭了起来。
上回他们在棒槌池子抬棒槌,就是这样拜的老爷府。
“额......你们也会抬参?”
杨大海实话实说,“抬过。”
林学平皱皱眉,觉的杨大海是野路子,打算纠正他一下。
接过韩永勤手里的刀,林学平找一棵粗壮茂盛的红松,然后咔咔剌松树皮。
他先划了个三角形,又再三角形
几刀勾勒下来,就跟杨云云在本子上画的小房子一样。
“爷们儿,看好喽!”
林学平用刀子细致的把小房子里面的树皮剥下来,再看还真就像模像样,颇有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意思!
“本来应该用红布把老爷府系上,可咱现在条件有限,老爷也不会怪罪。”
说完,恭恭敬敬摆上昨天抓的野猪头,撮土为炉,三根干木头枝子为香,当当当磕了三个响头。
磕完头,林学平爬起来,招呼杨大海四人上前。
“来,你们哥四个排一排,一起磕头!”
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