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蓝鸮之恋

关灯
护眼
第三卷:开启天门 第18章 伯阳密洞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明堂存档。

    随后,帝贺一行于4月6日到达大青山南山村。

    刘叶萍在此地已静候数日,其于4月1日便抵达大青山,趁此空暇,全力修习《龙凤呈祥》之瑶琴部分,欲与朵颜王妃之龙骨琵琶携手演绎《龙凤呈祥》。

    帝贺也再一次见到了刘叶萍,上次在精绝国珂安与姚铁意的婚礼上匆匆一瞥,也没有说上话,是故帝贺对她并没有什么印象。

    此次刘叶萍着一袭玄色长衫,衣长及地,修短合度,纤洁绝尘,更以一方玄巾齐眉勒额,束住一头青丝,于鬓侧精心绾成一个不长不短的燕尾结,与那张或嗔或喜的娇俏面容相映衬,愈发显得温润如玉,素雅似仙。

    倒也算标致的人儿吧,腰间还悬挂着一把长剑,在阳光映照下,折射出一阵阵雪白清亮的光线,帝贺自是多看了一眼。

    随后刘叶萍将惊鸿飞舞舞谱、九韵九歌琴谱、龙骨琴和瑶琴交予帝贺。

    朵颜郑重地接过帝贺递来的九韵九歌琴谱,仔细翻阅,宗政明月亦开始深入探究惊鸿飞舞舞谱。

    朵颜继而取过龙骨琴开始练习,并与刘叶萍定下三日之后共同合奏之约。

    宗政明月在详研惊鸿飞舞舞谱后,断定无泪之城的迷踪土林机关乃是依此舞谱所设,他有把握将其开启。

    与此同时,宗政明月忆起大青山岩画曾铭刻开启伯阳密洞的关键之语乃是《诗经•大雅•公刘》中的一句“何以舟之,维玉及瑶”。

    经剖析,他认为,开洞之密钥应与瑶和玉相关,这瑶或指瑶琴与龙骨琴,那这玉究竟为何物,莫非是岩画中的碧玉龙,可为何只言“玉”而不提“龙”,这碧玉龙又在何方?

    三日之后,朵颜与刘叶萍着手合练《龙凤呈祥》。

    首遍练习,未觅得诸多感觉,缘由在于对间奏及过门的理解存有差异;二遍稍好,二人相互应和,持续探寻和声之妙;三遍则更胜一筹,共鸣之音频频涌现……

    至七遍时,已然成功合奏,和声所产生的共鸣声波,仿若抛物线般不断延展,继而飘向苍穹。

    余音袅袅,竟似融入雨幕之中,丝丝缕缕的五彩氤氲灵气,受婉约旖旎琴声之牵引,水雾蒸腾,终化做一根根碧绿丝线,疾掠高空,恰似为南山村对面的南山顶披上一袭青绿雨帘。

    合奏共鸣声也唤醒了阴山九峰山之南,悬崖之上已沉睡千余年化为人参外形的碧玉龙。

    碧玉龙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道幽光。它破土而出,舒展身姿,原本人参模样的身体逐渐变回龙形,巨大的身躯盘旋在空中。它俯视着下方众人,发出一声悠长的龙吟。

    (河南洛阳博物馆馆藏二里头64.5厘米绿松石龙,唤之“碧玉龙”,是发现的中国时代最早、体型最大、制作最精美的龙形玉器。)

    帝贺等人惊愕地望着碧玉龙,心中既敬畏又好奇。

    宗政明月率先反应过来,他对着碧玉龙恭敬地行礼,说道:“想必您便是解开谜题、打开伯阳密洞的关键所在。”

    碧玉龙口吐人言:“吾已等尔等千余年了。”

    它凝视着朵颜手中的龙骨琴以及刘叶萍身旁的瑶琴,沉声道:“此二者与吾渊源颇深,适才共鸣方将吾唤醒。”言罢,它向着两把琴轻吐一股灵力。琴身须臾间光芒大盛,仿若得到了某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