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和指挥部的人都惊呆了,校车所以走直线一路碾轧的原因找到了。
校车后面,竟然紧紧缀着10几辆拼命踩踏的自行车,更具体讲是共享单车。
骑车的人有男有女,狼狈不堪,这些自行车也根据路况,七扭八拐、骑得左摇右晃。
校车的后窗玻璃完全脱落,四五道手电筒的光柱从校车上射出来,但显然不是给自行车照亮,而是照在路边的变异体头脸上,尤其那些最靠近骑车人、张牙舞爪极容易抓挠拖住骑车人的那一部分。
手电筒一是让骑车人小心避让,二是为了标靶射击。
有10几支枪的枪口,从后车窗防护网的空隙里探出来,只有4、5支枪在持续射击。
或许是临近基地的主干道路灯恢复照明的效果,这10几辆自行车虽然疲惫不堪,但对路况避险能力得到加强。
他们是跟着大车飞奔的一批人中最后的幸存者,有大车开道,加上丧尸的相对速度较慢,他们才侥幸活到现在。
原本人数更多。
因为风雨天里,原本孤身一人或者几人的小据点发现周边的丧尸竟然变得十分稀疏了,各种机缘获得的物资终会耗尽,更重要的是逐渐多起来的吼叫声令人日夜难安、胆怯恐惧。
于是或偶然、或对搜粮队早有所观察的人们,走出自己的小窝,主动联络今日途经此地的搜粮队。
而原本搜粮队因风雨天对任务完成度可以比较宽容,此刻更加有了冠冕堂皇打道回府的理由。
有了一个,就会有两个、三个,这一天的搜粮队成了捡人队,而沿途的幸存者,或许有某些自己的联系方式,最终不约而同竟越捡越多。
车厢里装不下怎么办?先到先得。
有遍布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一把大老虎钳或一根撬棍的事儿。
路上危险怎么办?问题是哪一天不危险?
这些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很容易评估判断今天这风雨、这明显稀疏的丧尸,还有大车开路,反而相对安全。
毕竟,有悄悄观察过那些会吼叫的丧尸的,对比那些傻愣愣散步的大部分丧尸,它们给人的危险系数更高。
结论是,呆不下去了。
当然,也有发现搭不上车,不愿骑辆自行车就跟着冒险的人,在获得了小部分别人慷慨的资助或指点后,依旧回到了自己的小窝或转移到了相对更安全些的小据点。
众人返程的起始阶段,风雨中,虽偶有意外折损,例如疏忽大意,靠近路边停靠的大车,被驾驶室跌出来的司机抱住头的;再如雨天路滑、车技不佳,摔跤时手按在路上滚的丧尸头颅而出血感染的。总体并未出现因遭遇丧尸群而大量折损的情况。
前面四分之三路程的危险研判远远好于预期。
自从发现主干道路灯竟然开始是亮灯的,搜粮队说代表着临近基地最后5公里,众人欢欣鼓舞的开始,却也成了绝望恐怖、拼死挣命的开始。
没有人想到这种大风大雨,原本一定程度上可以扰乱丧尸感知,对幸存者相对宽容,甚至可以储备雨水而显得仁慈的天气情况下,湾仔基地的周边竟然聚拢了如此多的丧尸。
开始包括前面开路的搜粮队都认为这段路属于巧合、偶发情况,尚属预料之内。
尤其主干道双向车道中间的防护栏,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对向车道上漫步的丧尸跨越